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例证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敌强例证

敌强例证

查看敌强全诗

  夜战,历来是以寡击众、出奇制胜的手段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击敌无备,歼灭其有生力量,或扰敌不安,相机破敌。其主要条件是必须将勇兵精,行动神速,熟悉地形,深晓敌情。而防御敌人夜袭的方法,首先是加强戒备,使敌无隙可乘。其次是在得知敌人夜袭后,将计就计,设置埋伏,歼灭来袭之敌。狄青夺取昆仑关就是夜袭战的典型战例。

  十一世纪四十年代,在岂州左、右江流域的羁縻州壮族中有一大姓侬氏,首领叫依智高,他经过多年的准备,于皇祐元年(1049 年)九月起兵反宋。皇祐四年五月,依智高攻陷广南西路的政治、军事中心邑州(今广西邕宁),并进围广州。宋军多次征伐,都遭到失败。宋皇祐四年九月,仁宗任命名将狄青领兵出征,前往讨平浓智高叛乱。

  十月初八,狄青率军出发,第二年正月初三抵达宾州(今广西宾阳县)。这时依智高因久攻广州不下,已经还据邕州。邕州城防坚固,城北百里处是昆仑关。此关为邕州天然屏障,居高临下,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宋军进攻邕州的必经之地。宋军远道而来,利在速战,如不能尽快夺占昆仑关,将会给宋军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狄青决定出其不意迅速占领这一军事要地。

  此时,正赶上一年一度的元宵节临近之际。狄青下令部队就地休整十天,并大宴将士三天,同时要宾州准备十天的粮秣。侬智高根据哨探所得到的情报,认为宋军十天后才会前来进攻,于是放松了戒备。狄青却暗中进行了侦察,把昆仑关内外的地形和军事设施以及守关的兵力部署摸得一清二楚。正月十六日晚,风雨大作,伸手不见五指,狄青亲率先锋部队,冒着风雨,踏着泥泞的道路,神不知鬼不觉地直趋昆仑关,经大半夜急行军到达关下。守关叛军以为宋军还在聚众欢宴,加上风雨交加,因此毫无戒备,宋军顺利攻取了昆仑关。正如后来狄青所言:“贼不知守此,无能为也。彼谓夜半风雨时,吾不敢来,吾来,所以出其不意也。”宋军攻取昆仑关后,乘胜向邕州进发,侬智高发觉后,仓促派兵迎截,被宋军击败,侬智高落荒而逃,宋军大获全胜,迅速平定了叛乱。

  此战宋军的胜利,关键在于出其不意,利用夜袭,迅速夺取了战略要点昆仑关。而依智高则由于放松戒备,给对手以可乘之机,终于导致失败。

推荐古诗: 放言五首(赠君一法决狐疑)(七言绝句)沈下贤别韦参军行香子(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望江南(随身伴)满江红(清颍东流)采桑子(洞房深夜笙歌散)鹤冲天(晓月坠)出城寄权璩、杨敬之(草暖云昏万里春)湖口送友人(中流欲暮见湘烟)

推荐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弊丛生  百:形容多;弊:弊端,害处。各种弊害都产生出来了。
  • 百鸟朝凤  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
  • 倍道而进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揣冒昧  用于没有慎重考虑就轻率行事的客气话。
  • 不负众望  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 不哼不哈  不言语,该说而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