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例证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分险例证

分险例证

查看分险全诗

  地形是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之一。占据了有利地形,有利于争取主动。但是,占据了有利地形,并不等于赢得了作战的胜利。能够善于利用地形才能取胜,不善于利用地形则有可能失败。剡家湾之战就是这样的一个例证。

  绍兴九年(1139 年)秋,宋金和议,宋向金称臣,输贡银二十五万两,纳绢二十五万匹,金将黄河以南和陕西地区归还宋朝。绍兴十年,金兀术撕毁和约,分路南侵。八月,金西路军统帅完颜果在攻取陕西部分地区后,派部将蒲察胡盏、完颜习不祝率军五万余人,进据秦州(今甘肃天水市)东北刘家圈,伺机南下入川。

  宋将吴璘率军二万八千人,自河池(今甘肃徽县)北上,抗击金军,收复秦州等地。吴璘攻克秦州后,移师至刘家圈南。刘家圈地处高原,前临峻岭,背靠腊家城(今甘肃秦安东),易守难攻。金将自恃人多势众,且“据险自固,前临峻岭,后控腊家城”,进可攻,退可守,自信宋军不敢前来进攻。

  面对劲敌,吴璘召聚诸将,商讨对策。姚仲认为:“战于山上则胜,山下则败”,这一建议被采纳。最后,吴璘在察看地形后,为避免金骑兵自上而下冲击宋军,决定上原列阵。经过周密细致的准备,二十一日,吴璘派兵向金军挑战,金兵依仗占据有利地形,以为宋军此战必败,根本不作防备。吴璘乘敌放松戒备之机,于当天夜晚派姚仲、王彦二将率精兵越岭上原,并约定上岭之后举火为号,发起进攻。同时,令部将张士廉绕至原后,控扼腊家城,断敌退路。二将扑上山岭后,即布列阵势,在剡家湾组成“叠阵”,以持不同兵器的步兵多层配置,以骑兵居于侧后。阵成之后,万炬齐发,诱金军出战。胡盏恃勇率兵出击,吴璘指挥“叠阵”中的弓弩手轮番射击,连续打退金军数十次冲击。金军不支后退,吴璘乘机派骑兵追击,金兵大败,被杀数千人,降者万余人。只是由于张士廉误期,致使胡盏、习不祝率残部逃入腊家城。

  此战,金军在人数上占据优势,且占据了有利地形,但由于指挥失误,麻痹轻敌,导致了失利。而宋军在人数上处于劣势,且地形不利,但由于指挥得当,攻敌不备,出敌不意,最终取得了胜利。

推荐古诗: (七言古诗)结袜子相逢行赠钱征君少阳初领郡政衙退登东楼作绝句漫兴九首(眼见客愁愁不醒)倦夜望江梅(闲梦远,南国正清秋)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登科后贫女

推荐诗句: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山无陵,江水为竭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甘示弱  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偏不党  不偏向任何一方。
  • 不知不觉  知:知道;觉:觉察。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
  • 不知所终  终:最后,结局。不知道结局或下落。
  • 布帆无恙  比喻旅途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