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第十九节翻译及注释

第十九节翻译及注释

查看第十九节全诗

译文  孟子说:“五谷,是粮食中的好品种;如果不成熟,还不如荑草和稗草。与人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也要等到时机成熟才行。”

注释1.荑:(ti题)通“稊”。草名。一种像稗子的草。《诗·邶风·静女》:“自牧归荑。”《诗·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晋书·元帝纪》:“生繁华于枯荑。”《后汉书·方术传》:“炳复次禁枯树,树即生荑。”这里用为草名之意。2.稗:(bai败)稗草。一年生禾草,叶似稻,节间无毛,杂生于稻田中,有害于稻子的生长。《左传·定公十年》:“用秕稗也。”《说文》:“稗,禾别也。”这里用为草名之意。

推荐古诗: 曲江二首悯农忆梅少年行遣悲怀三首行宫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浣溪沙(菊暗荷枯一夜霜)清平乐(天高云淡)

推荐诗句: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

热文成语

  • 昂然自得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指大模大样,满不在乎的样子。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发百中  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 百舌之声  比喻唠叨、多嘴。
  •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肩齐声  比喻地位、声望相等或相近。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搏牛之虻  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甘示弱  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