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轸用两个故事形象、直接的说明了事理。第一个故事说明了他自己的处境:他虽为楚臣,但在楚国得不到善用,如今来到故乡秦国,向秦王献计献策,恰似生病的人思念故乡时唱家乡的一支歌,如此既表达了思乡之情和感谢秦王的知遇之恩,又对自己以楚臣的身份替秦国谋划作出了委婉地解释,其中的微妙非常丰富,语言不能详尽,而用故事却能十分贴切的讲明一切,意蕴深厚,颇耐人寻味。第二个故事说明了秦国可以等到两败俱伤时坐收渔利,直观明白,最具有信服力。在说话、演说时我们要切记多讲一些故事、寓言,将一些深奥的道理直白化,让受众更易于理解,对一些复杂的不能直说的隐情也可以用故事来暗喻。
推荐古诗:
望鹦鹉洲怀祢衡、
子夜四时歌、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琴台、
筹笔驿、
韩碑、
登鹿门山怀古、
贫女、
西宫春怨、
六年春遣怀八首(检得旧书三四纸)
推荐诗句: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矮人看戏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不一存 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表示丧失殆尽。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吃烟火食 烟火食:熟食。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