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可以知大海”,是因为海水的构成大体上是同一的,由一部分就可知全部的构成。一个人的品行也有其规律和惯性,通过观察他处理的一件事,基本上就可知道他的为人和操守,尤其是那些同一性质的事情,通过掌握一件事,就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古往今来,有所作为的人都十分看中识人、鉴人之法,其实对一个人的大体判断并不困难,“听其言,观其行”,看他怎么从头到尾处理一件事,就可以基本上给他的办事能力、道德操守下个定义。
可贵的是齐威王真是一个明君,对章子可谓有“知遇之恩”。齐威王不仅很会识人、鉴人,而且极其坚信自己的判断,在“三人成虎”“谎言说一万遍就是真理”的语言世界里没有丧失意志力和判断力,没有被谣言所迷惑,他的过人之举,除了归功于他对章子有个基本的判断外,也归功于他对语言的危险魔力有着清醒的认识。
推荐古诗: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遣悲怀三首、
入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
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和段季承左臧惠四绝句(个个诗家各筑坛)、
上太行(西风落日草斑斑)、
南歌子(山与歌眉敛)、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华发寻春喜见梅)、
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
推荐诗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山无陵,江水为竭、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代过客 指时间永远流逝。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百依百顺 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搏牛之虻 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关痛痒 痛痒:比喻疾苦或紧要的事。比喻切身相关的事。指与自身利害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