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 长安九日诗赏析
查看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 长安九日诗全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在回扬州途中经山东微县微山亭所咏的这首重阳小诗,就在强烈的故乡之念中,流露出亡国的隐痛。流云南逝,大雁南归;后两句言所想之境:故乡篱菊,花事何如?但实景虚象,绝非随意拈来,而是精心择用。这样,故土之眷尽在这眼前、远处的景物之中;亡国之恨,则全蕴于景点构成的图画里。
推荐古诗: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暮秋独游曲江、
一斛珠(晓妆初过)、
清平乐(年年雪里)、
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挽刘道一(半壁东南三楚雄)、
题西太一宫壁(柳叶鸣蜩绿暗)、
望海潮、
鹊桥仙(华灯纵博)
推荐诗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
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家立业 安置家庭,创立基业或事业。也指长期在一个地方劳动和生活。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常习故 习:习惯;故:旧例。安于常规,习惯旧例。形容按照常规和老套办事,守旧而不思变革。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必里迟离 阴历九月九日。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毕恭毕敬 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 屏声息气 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 不恶而严 并不恶声恶气,但很威严,使人知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