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翻译及注释

翻译及注释

查看全诗

译文庾信早年曾吟诵《愁赋》之类的名篇,如今,悄悄的私语声又传来耳畔。夜露浸湿黄铜闪闪的门环,苍苔盖满石块雕砌的井栏--到处都可以听到你的歌唱,仿佛在倾诉人间的悲愁哀怨。闺中少妇思念丈夫长夜无眠,起身寻找机梭为他织就御寒的农衫,伴着她的只有屏风上曲折的山峦,夜凉如水,又怎样度过这深秋的夜晚?听,细南又在散打西厅的窗棂,伴着捣衣的砧杵,你的声音似断实连。在客居的宾馆迎来深秋的长夜,在出巡的高官凭吊故国的月圆。还有其他无数类似的伤心惨事,象《豳风·七月》,都可即席成篇。可笑的是竹篱外传来灯笼笑语--少年男女在捉拿蟋蟀,兴趣盎然。呵,假如把这所有的音响尽皆谱入琴曲,那一声声,不知能演奏出多少人间的哀怨!

注释丙辰岁: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张功父:张镃,字功父。南宋将领张俊之孙,有《南湖集》。张达可:不详。裴回:即徘徊。中都:此指汴京(今河南开封)。促织:古称蟋蟀为促织。庚郎:北朝诗人庚信,曾作《愁赋》。铜铺:铜制的铺首,装在门上能衔门环。屏山:屏风上画有远山,故称屏山。候馆:迎客的馆舍。离宫:皇帝出巡在外住的行宫。豳诗:指《诗经·豳风》中的《七月》篇:“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有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漫与:即景写诗,率然而成。写入琴丝:谱成乐曲,入琴弹奏。

推荐古诗: 百炼镜春晚咏怀赠皇甫朗之滕王阁诗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山居即事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池州翠微亭(经年尘土满征衣)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浪淘沙(大雨落幽燕)七律(红军不怕远征难)

推荐诗句: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热文成语

  • 安于一隅  隅:角落。安心在某一个角落。形容苟安一角,不求进取。
  • 安室利处  指安全便利的处所。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璧青蝇  白璧:洁白的玉,比喻清白的人。青蝇:比喻佞人。比喻善恶忠佞。
  • 百读不厌  厌:厌烦,厌倦。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差毫厘  不差一毫一厘。
  • 不痴不聋  人不傻,耳朵也不聋。常与“不成姑公”连用,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敢问津  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 不破不立  不破除旧的,就不能建立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