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部份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艺文二部份翻译

艺文二部份翻译

查看艺文二全诗

  切韵这门学术,发源于西域语言学。汉代学者为汉字注音,只称“读如某字”,还未曾用过反切的方法。然而古汉语中已有用两个字的发音拼合成一个字的,如“不可”拼合成“叵”字、“何不”拼合成“盍”字、“如是”拼合成“尔”字、“而已”拼合成“耳”字、“之乎”拼合成“诸”字之类,用的都是西域以两个音(声母和韵母)拼合成一个字的方法,这大概就是反切注音的源头。又如“輭”字,右旁由“而”、“犬”合成而表字音,也是一种拼音。大约拼音是和语言一起产生的,人们无从知道它们起于哪个时代。

  文潞公致仕回洛阳时,高年七十八,同时有中散大夫程珦、朝议大夫司马旦、致仕司封郎中席汝言,都是七十八岁。四人曾举行同甲会,各赋诗一首。潞公诗说:“四人三百十二岁,况是同生丙午年。招得梁园为赋客,合成商岭采芝仙。清谭亹亹风盈席,素发飘飘雪满肩。此会从来诚未有,洛中应作画图传。”

  河中府的三层鹳雀楼,前望中条山,下瞰黄河,唐人在此留诗的很多,而只有李益、王之涣、畅诸的三篇诗最能描绘出登楼的景象情怀。李益诗说:“鹳雀楼西百尺墙,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随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知长。风烟并在思归处,远目非春亦自伤。”王之涣诗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畅诸诗说:“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修)喜欢提携好学的年轻人。王向年轻时以三班奉职的衔名,管理滁州一个镇的公事,当时文忠公为滁州知州。有个教书的儒生因为学生不交学费入学,就亲自到学生家授教,结果学生闭门不接纳。儒生就找王向递状子告这个学生,王向在他的状子上批写判词说:“自古礼数,只听说弟子来学,没听说先生往教。先生既已自己屈尊前往,弟子又怎能不会慢待师道?何不行罚以收回你的师尊,哪用双方争竞来对簿公堂!”儒生以为王向的判决不公正,就直接拿着状子去找欧公。欧公一看王向的判词,对他的才华大为称赏,因而为他传布名誉,鼓励他进取,终于使他成就了功名,成为知名的人士。

  枣树与酸枣树很相似,都有刺。枣树是单株独生的,树干高且横生的树枝较少;酸枣树是多株丛生的,树干低矮且长成一片,这就是它们的区别。枣和棘的字形都从“朿”,读作“刺”,是“树木所长的芒刺”的意思。树木的枝条一层层往上长的,就是枣树;枝条丛生、相互紧挨着长成一片的,就是酸枣树。不认识这两种树的人,看看文字的字形也就能够辨别了。

推荐古诗: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反鲍明远《白头吟送李侍郎赴常州老将行齐天乐(天涯已自愁秋极)蝶恋花(六月天兵征腐恶)亥年残秋偶作(曾惊秋肃临天下)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醉翁操(琅然,清圆)

推荐诗句: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山无陵,江水为竭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昂霄耸壑  昂:高;壑:峪。高出霄汉,耸立山壑。形容才能杰出,建树宏大功业。也形容志气高昂,胸怀广阔。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本相毕露  原形完全显露了出来。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翼连枝  比翼:鸟名。传说此鸟一目一翼,须两两齐飞。比喻夫妇亲密不离。
  • 兵强马壮  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 博物洽闻  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 不避斧钺  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 不计其数  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
  • 不稼不穑  稼:播种;穑:收获谷物。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