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书画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武则天书画

武则天书画

查看武则天全诗

  武则天在文字上大胆改革,增减前人笔划,曾经创造了十九个汉字,被天下广泛用之。如她为自己取名为“ 曌[zhao]”,意为明月当空,名君当世,字义一看即明,又因觉得印章为“玺”,与“死”近音(也有说法是与“息”同音),遂改称为“宝”等。虽然武则天所造汉字都是为了她的政治目的服务的,但通过这些汉字,我们却能看到她的才气和非凡的智慧。

  武则天除精通史籍诗文之外,还精于书法。尤其精于飞白书和行草书。所谓“飞白”就是在笔画中具有丝丝露白特点的书法,难度极大,但看上去却极为高雅。武则天当年曾以飞白书把大臣姓名写出来赐给他们,有大臣就上表说:“蒙恩作飞白书,题臣等名字垂赐,跪呈宝贶,仰戴琼文,如批七曜之图,似发五神之检。冠六文而首出,掩八体而孤骞……钟繇竭力而难比,伯英绝筋而不逮。则知乃神乃圣,包众智而同归;多才多艺,总群芳而兼善。”武则天的书法造诣于此可见一斑!

  武周圣历二年(公元699年)二月初四,武则天由洛阳赴嵩山封禅,返回时留宿于缑山升仙太子庙,一时触景生情而撰写碑文,并亲为书丹。碑文表面记述周灵王太子晋升仙故事,实则歌颂武周盛世。笔法婉约流畅,意态纵横。碑额“升仙太子之碑”六字,以“飞白体”书就,笔划中丝丝露白。碑文33行,每行66字,行书和草书相间,接近章草书体。碑文上下款和碑阴的《游仙篇》杂言诗、题名等,分别出自唐代著名书法家薛稷、钟绍京之手。历代书法爱好者都视“升仙太子碑”为书法艺术珍品。

  此碑书体极草,多用侧锋,尚存一定古雅之气。《宣和书谱》评:“后初得晋王导十世孙方庆家藏书迹,摹拓把玩,自此笔力益进。其行书有丈夫气。”

  品味《升仙太子碑》的书法,无怪乎当代著名书法家谢无量先生发出这样的感慨“自来妇女亦无此大手笔”。

  书者,抒也。如其才,如其学,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也。

  伟哉,武则天,奇女子也。弄权术,与中宗时韦后之专政,合称为武韦之乱。

推荐古诗: 题乌江亭晚春山居秋暝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竹里馆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浣溪沙(髻子伤春懒更梳)红楼梦十二曲—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浣溪沙(旧向长堤缆画桡)亥年残秋偶作(曾惊秋肃临天下)

推荐诗句: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苍白无力  苍白:灰白。形容贫弱无力。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年树人  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稗官野史  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
  • 背盟败约  背:违背。盟、约:誓约。败:败坏。指撕毁。背叛誓言,撕毁盟约。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博学多闻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