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是一部记叙春秋时代齐国晏婴的思想、言行、事迹的书,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言行集。相传是后人为晏婴所撰,眼下一般认为是后人集其言行轶事而编成。书名始见于《史记·管晏列传》。《汉书·艺文志》称其《晏子》,列在儒家类。
《晏子春秋》是记述春秋末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著作。 分内篇、外篇两部分,内篇分谏上、谏下、问上、问下、人上、杂下六篇,外篇分上、下二篇。谏上、谏下立要记叙晏婴劝谏齐君的言行,问上、问下主要记叙君臣之间、卿士之间以及外交活动中的问答,杂上、杂下主要记叙晏婴其他各种各样的事件。外篇两篇内容较为驳杂,与内篇六篇相通而又相别。各篇之间的内容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互有联系,个别的还有互相矛盾之处。
《晏子春秋》共八卷,二百一十五章,分内、外篇。主要记述了晏子的言行,思想、轶事等。语言简练,情节生动,生动呈现出了晏婴形象,具有较高的答辩性。书中寓言多以晏子为中心人物,情节完整,主题集中,讽喻性强,对后人做人处事及外交口才方面有较大的影响与启迪。其中,《晏子使楚》被改编为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文11课,文言文版《晏子使楚》被编入苏教版与长春版教材中,《橘逾淮为枳》编入沪教版。
推荐古诗:
箜篌谣、
南陵别儿童入京、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望江梅(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六年春遣怀八首(伴客销愁长日饮)、
念奴娇(萧条庭院)、
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岭下看山似伏涛)、
孤愤(孤愤真防决地维)
推荐诗句: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跋山涉水 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薄命佳人 薄命:福薄命苦。福薄命苦的美女。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成三瓦 比喻不能要求齐全。
- 不敢越雷池一步 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堪一击 不堪:经不起。形容力量薄弱,经不起一击。也形容论点不严密,经不起反驳。
- 不可思议 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 不期修古 期:希望;修:遵循。不要照搬老办法。指应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