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春季,鲁隐公在潜地与戎人会见,再一次加强惠公时期的友好关系,戎人请求结盟,隐公婉言拒绝了。
莒子在向国娶了妻子,向姜在莒国不安心而回到向国。夏季,莒子领兵进入向国,带着向姜回国。
司空无骇带兵进入极国,派费庈父灭亡了极国。
戎人请求结盟。秋季,在唐地结盟,这是为了再次加强和戎人的友好关系。
九月,纪国的裂繻来迎接隐公的女儿,这是卿为了国君而来迎娶的。
冬季,纪子帛和莒子在密地结盟,这是为了调解鲁国和莒国间的不和睦。
郑国人进攻卫国,讨伐公孙滑的叛乱。
推荐古诗:
宴桃源(频日雅欢幽会)、
早雁、
骄儿诗、
寄蜀客、
别薛华、
长寿乐(微寒应候)、
定风波(好睡慵开莫厌迟)、
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
春日偶成两首(极目青郊外)、
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
推荐诗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云苍狗 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 百年之柄 柄:权柄。形容长久的大权。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必恭必敬 恭、敬:端庄而有礼貌。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兵荒马乱 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 博物洽闻 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 擘肌分理 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伯乐相马 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