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色离相”——不要盲目崇拜佛的偶像,而要领悟佛教义理。佛与须菩提的问答其宗旨还是打破对色身、诸相的执著,阐明万法皆空,所以标目叫“离色离相”。
推荐古诗:
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花下醉、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登鹿门山怀古、
秋登兰山寄张五、
塞上曲、
行宫、
声声慢(寻寻觅觅)、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推荐诗句: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安闲自在 安静清闲,自由自在。形容清闲无事。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搬唇递舌 挑拔是非。
- 本同末异 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不耻下问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 不足为外人道 不必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
- 不足与谋 与:和。不值得和他商量。
- 八仙过海 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民间因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谚语。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 把薪助火 把:握住。拿着柴草助长火势。比喻某种行动作法会增加对方的力量或助长事态的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