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色离相”——不要盲目崇拜佛的偶像,而要领悟佛教义理。佛与须菩提的问答其宗旨还是打破对色身、诸相的执著,阐明万法皆空,所以标目叫“离色离相”。
推荐古诗:
观刈麦,时为周至县尉、
柘枝词、
竹枝(江畔谁家唱竹枝)、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春晴怀故园海棠(竹边台榭水边亭)、
读严子陵传(客星何补汉中兴)、
临江仙(壁上红旗飘落照)、
菩萨蛮(赤橙黄绿青蓝紫)
推荐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于盘石 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安定稳固。
- 八面见光 形容人非常世故,各方面都能应付得很周到。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首空归 白了头发,空手回来。比喻年纪已老,学无成就。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笔墨官司 比喻用文字进行的辩论、争执。
- 笔下超生 超生:佛家语,指人死后灵魂投生为人。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博洽多闻 洽:广博;闻:见闻。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