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言人尽孝所产生的种种神奇感应。孝道为天地鬼神所敬重,并以此为根据,降授福禄灾祸。“尽孝”可以使自己超度成仙,免于沉沦苦海;宗亲父母亦可获得解脱。本章借文昌帝君之口,对世人悚以地狱,诱以天堂;劝导世人尽孝行善,以期家国安宁,天地和谐。
推荐古诗:
浪淘沙(一泊沙来一泊去)、
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二)、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行香子(天与秋光)、
荒村(村落甚荒凉)、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池州翠微亭(经年尘土满征衣)、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推荐诗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圭之玷 白玉上的一个斑点。比喻人或物大体很好,只是有些小缺点。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禀性难移 本性难以改变。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打不成相识 指经过交手,彼此了解,结交起来就更投合。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假思索 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赞一词 一句话也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