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庄公十三年翻译

庄公十三年翻译

查看庄公十三年全诗

  十三年春季,鲁庄公和齐、宋、陈、蔡、邾各国国君在北杏会见,是为了平定宋国的动乱。遂国人没有来。夏季,齐国人灭亡遂国并派人戍守。

  冬季,宋桓公和齐桓公在柯地结盟,开始和齐国讲和。

  宋国人违背了北杏的盟约。

推荐古诗: 鞠歌行(玉不自言如桃李)征夫赠别二首寄韩潮州愈屏风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戏笔(野菊荒苔各铸钱)四块玉(雁北飞)红楼梦十二曲—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

推荐诗句: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跋前踬后  跋:踩;踬:被绊倒。本指狼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比喻进退两难。
  • 拔山扛鼎  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班荆道故  班:铺开;道:叙说。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彼众我寡  彼:对方。指对方军队势众,而我方力量单薄。
  • 比屋可封  意思是在唐、虞时代,贤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后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成体统  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