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所有的爱国主义激情。原题有两首诗,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作者是一位爱国诗人,尽管年老体衰,闲居乡下,却仍然盼望着为国尽力。一个深夜,风雨交加,诗人睡梦中仿佛正在战场上激烈拼杀。
推荐古诗:
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
渡桑乾、
长安古意、
白石滩、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碧云天,、
驻马听(明月中天)、
贺新郎(人猿相揖别)、
沁园春·雪(北国风光)、
沁园春(独立寒秋)
推荐诗句: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
热文成语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岸谷之变 比喻政治上的重大变化。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苗助长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行诡道 兵:用兵;行:使用;诡:欺诈;道:方法。用兵可以运用诡异和诈伪的战法。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安其室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 不伏烧埋 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