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年夏季,鲁庄公到齐国去观看祭祀社神,这是不合于礼的。曹刿劝谏说:“不行。礼,是用来整饬百姓的。所以会见是用以训示上下之间的法则,制订节用财赋的标准;朝觐是用以排列爵位的仪式,遵循老少的次序;征伐是用以攻打对上的不尊敬。诸侯朝聘天子,天子视察四方,以熟悉会见和朝觐的制度。如果不是这样,国君是不会有举动的。国君的举动史官一定要加以记载。记载而不合于法度,后代子孙看到的是什么?”
晋国桓叔、庄伯的家族势力强盛而威逼公族,晋献公担心这种情况。士说:“去掉富子,对公子们就好办了。”晋献公说:“你试着办这件事。”
士就在公子们中间讲富子的坏话,然后和公子们设法去掉了富子。秋季,在桓公庙的梁柱上涂上红漆。
推荐古诗:
胡无人、
府西池、
燕台诗四首、
云鬓裁新绿,、
望江梅(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鸟鸣涧、
沁园春(为子死孝,为臣死忠)、
颂(春有百花秋有月)、
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
己亥杂诗(少年哀乐过于人)
推荐诗句: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巴山蜀水 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云孤飞 比喻客居他乡,思念父母。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辞而别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