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羌村三首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羌村三首 赏析

羌村三首

作者:杜甫 朝代:唐朝

【其一】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⑴。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⑵。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⑶。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⑷!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⑸。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⑹。
【其二】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⑺。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⑼。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⑽。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⑾。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⑿。
【其三】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⒀。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⒁。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⒂。
莫辞酒味薄⒃,黍(shǔ)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⒄,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⒅,艰难愧深情⒆。
歌罢仰天叹⒇,四座泪纵横。


羌村三首译文

《易经》这部书,是追原万事万物的始终,以成其根本的一本书,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以包括万事万物的要素。一卦分为六爻,虽六爻刚柔相杂不一,但只要观察爻位,处在适当的时位,和象征的事...查看全部

羌村三首注释及译文

羌村》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三首五言诗。这组诗是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载)杜甫在左拾遗任上因上书援救房琯而触怒唐肃宗,被放还鄜州羌村(在今陕西富县南)探家时所作。三首诗内容各异,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展现了杜甫回家省亲时的生活片断,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唐代安史之乱中黎民苍生饥寒交迫、妻离子散、朝不保夕的悲苦境况。这三首诗蝉联而下,构成了诗人的“还乡三部曲”,也构成了一幅“唐代乱离图”。...查看全部

羌村三首创作背景

杜甫回羌村前已有十多个月没和家里通音信了,由于兵荒马乱,情况不明,传说纷纭,杜甫当时的心情十分焦虑。乱离中的诗人历尽艰险,终于平安与家小相聚,此事令他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著名的组诗《羌村》三首。...查看全部

羌村三首赏析

关于这组诗,《古唐诗合解》这样评说:“三首哀思苦语,凄恻动人。总之,身虽到家,而心实忧国。实境实情,一语足抵人数语。”足见这组诗所蕴含的社会现实内容。...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忆江上吴处士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使至塞上书事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破阵子(千里茫茫若梦)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鹊桥仙(缑山仙子)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推荐诗句: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推荐游戏: 【讵知南山松】的下一句是什么【[3] 投阁良可叹】的下一句是什么【郑客西入关】的下一句是什么【胡骄马惊沙尘起】的下一句是什么【赖遇南平豁方寸】的下一句是什么【飘拂升天行】的上一句是什么【别意与之谁短长】的上一句是什么【慄深林兮惊层巅】的上一句是什么【胡马欲南饮】的上一句是什么【为君谈笑静胡沙】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暗气暗恼  受了气闷在心里。
  • 阿娇金屋  阿娇: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长公主刘娇)的女儿。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为妇。这里泛指美丽高贵的女子。
  • 安于盘石  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安定稳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战不殆  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恶而严  并不恶声恶气,但很威严,使人知敬畏。
  • 不欢而散  很不愉快地分手。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知肉味  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 八方支援  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
  • 百世流芬  美名永传于后世。同“百世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