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年春季,《春秋》没有记载即位,这是由于僖公出奔在外的缘故。僖公出奔而又回到国内,《春秋》不加记载,这是由于避讳。不记国家的坏事,这是合于礼的。
齐桓公、宋桓公、曹昭公率领军队驻扎在聂北,诸侯联军救援邢国。邢军已经溃散,逃到诸侯的军队里。军队便赶走了狄人,装载了邢国的器物财货而让邢军搬走,各国军队没有私自占有。
夏季,邢国把都城迁到夷仪,诸侯替它筑城,为的是救援患难。凡是诸侯领袖,救援患难、分担灾害、讨伐罪人,都是合于礼的。
秋季,楚国人进攻郑国,这是由于郑国亲近齐国的缘故。鲁僖公和齐桓公、宋桓公、郑文公、邾子在荦地结盟,策划救援郑国。九月,僖公在偃地打败了邾国的军队,这支队伍是戍守在虚丘将要回国的军队。
冬季,莒国人来求取财货,公子友在郦地打败了他们,俘虏了莒子的弟弟挐。挐并不是卿,《春秋》这样记载,是为了称赞公子友俘获的功劳。僖公把汶阳的田地和费地赐给季友。
鲁庄公夫人姜氏的尸体从齐国运来。君子认为齐国人杀死哀姜是太过分了,妇女,本来应该听从丈夫的。
推荐古诗:
池上、
夔州歌十绝句(其一)、
燕台诗四首、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
宿野庙(众响渐已寂)、
七律(记得当年草上飞)、
五律(三上北高峰)、
亥年残秋偶作(曾惊秋肃临天下)
推荐诗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老怀少 尊重老人,使其安逸;关怀年轻人,使其信服。
- 捱三顶五 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白驹过隙 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 白日做梦 大白天做梦。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梦想。
- 百身莫赎 百身:自身死一百次;赎:抵。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
- 败鼓之皮 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伯道无儿 伯道:邓伯道。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
- 不分畛域 畛域:范围,界限。不分界限、范围。也比喻不分彼此。
- 不教之教 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
- 不刊之论 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