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文如其人”,一个人的脾气性情如果不平和,言论尖酸刻薄、泼辣恶毒,或是莽撞粗鄙,他的文章一定也充满着这些邪恶之气,没有开阔平和的气象,哪有什么可读性?因为一个人的文章、行事,正是他本质的显现,如果这些杂气不去除,其文章、事业必然带着这种气性,读之学之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所谓“有诸中,形于外”,“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正是崇高人格的反映。
想知道一件事或是一个人是否值得相信,只要看它表现出来的是否合乎应有的本质。一个信口雌黄的人,要说他的人格品性崇高,心境多恬淡,那都是不可信的。因为人品崇高,心境淡泊的人不可能随口造谣,也不会夸大其辞。判断人大致可以用这个观点去看,就可以识破许多欺世盗名之辈。
推荐古诗: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九日齐山登高、
旅宿、
江雪、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霁月难逢)、
红楼梦十二曲—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
浪淘沙(好梦最难留)
推荐诗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壁江山 半壁:半边;江山:比喻国家疆土。指在敌人入侵后残存或丧失的部分国土。
- 背盟败约 背:违背。盟、约:誓约。败:败坏。指撕毁。背叛誓言,撕毁盟约。
- 笨嘴拙舌 拙:不巧。形容没有口才,不善言辞。
- 毕其功于一役 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动声色 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 不费吹灰之力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