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宣公十年翻译

宣公十年翻译

查看宣公十年全诗

  十年春季,鲁宣公到了齐国。齐惠公因为我国顺服的缘故,把济水以西的土田归还给我国。

  夏季,齐惠公去世。崔杼受到齐惠公的宠信,高、国两族惧怕他威逼,惠公死后就赶走了崔杼,崔杼逃亡到卫国。《春秋》记载说“崔氏”,是说这不是他的罪过,而且把这件事通告诸侯时,也称族而不称名。凡是诸侯的大夫离开本国,通告诸侯说:“某氏的守臣某,不能守宗庙了,谨此通告。”凡是有友好往来的国家就发给通告,不是,就不发通告。

  宣公奔赴齐国参加丧礼。

  陈灵公和孔宁、仪行父在夏征舒家喝酒。灵公对仪行父说:“征舒长得像你。”仪行父回答说:“也像君王。”夏征舒对此感到愤恨。灵公出去,夏征舒从马房里用箭射死灵公。孔宁、仪行父逃亡到楚国。

  滕国人依靠晋国而不事奉宋国,六月,宋国的军队进攻滕国。

  郑国和楚国讲和,诸侯的军队进攻郑国,讲和以后回国。

  秋季,刘康公前来回聘。

  鲁国出兵进攻邾国,占领了绎地。

  季文子第一次到齐国聘问。

  冬季,子家到了齐国,这是为了向齐国解释鲁国进攻了邾国的缘故。

  国武子前来回聘。

  楚庄王进攻郑国。晋国的士会去救郑国,在颍水北面赶走了楚军。诸侯的军队在郑国留守。郑国的子家死。郑国人为了讨伐杀害幽公的那次动乱,打开了子家的棺材,并赶走了他的族人。改葬幽公,把他的谥号改为“灵”。

推荐古诗: 漫兴(七言绝句)沈下贤列女操孟城坳行宫御街行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自题一绝(满纸荒唐言)

推荐诗句: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堵乐业  安堵:相安,安定。犹言安居乐业。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暗室私心  指在暗中做见不得人的亏心事。同“暗室亏心”。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山扛鼎  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水一战  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博大精深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 博物洽闻  广知事物,学识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