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文言现象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现象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现象

查看邹忌讽齐王纳谏全诗

通假字1.有:通“又”。2.孰:通“熟”,仔细。如“孰视之”。3.受:通“授”,给予、付予。

词类活用1、朝服衣冠(名词作状语,在早上)2、朝服衣冠(名词作动词,穿,戴)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名词作状语,当面)5、闻寡人之耳者 (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6、私我也(形容词作动词,偏爱)7、王之蔽甚矣(形容词用作动词,受蒙蔽)

古今异义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对君主、尊长、朋友等)委婉地规劝,讽谏。今:诽谤,嘲讽)窥镜而自视(古:照,看。今:偷看)今齐地方千里  (古:土地方圆。今:地点,处所)能面刺寡人之过  (古:指责。今:用尖的物体进入或穿过)谤讥于市朝  (谤,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今:诽谤。讥,古:谏;今:讽刺)臣之妻私臣 (古:偏爱。今:自私)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2]古:国君身边的近臣。今:方位名词或表示范围的副词“大概”。莫,古:没有谁;没有什么。今:不,不要)邹忌修八尺有余 (古:长,原文指身高。今:改正)明日徐公来 (古:第二天。今:明天,今天的下一天。)朝服衣冠(古:穿戴。今:衣服)

特殊句式1,判断句城北徐公(者),齐国之美丽者也。(用“……者,……也”表示判断)2,倒装句忌不自信。(宾语“自”前置,正常语序为“忌不信自”)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与城北徐公”后置,正常语序为“我与城北徐公孰美”)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语句可调整为“此所谓于朝廷战胜”)欲有求于我。(状语“于我”后置,正常语序为“欲于我有求”)谤讥于市朝。(状语“于市朝”后置,正常语序为“于市朝谤讥”)3,省略句与坐谈 [省略主语“邹忌”和介词“与”的宾语“之”(代客人),(邹忌)与(之)坐谈。与坐谈,介宾。之,代词宾语 ]4,被动句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

一字多义a 之齐国之美丽者也(的)问之(代词,他)吾妻之美我者(取消句子独立性)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取消句子独立性)孰视之(代词,指徐公)暮寝而思之(代指这件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的)由此观之(代词,指这件事)臣之妻私臣(的)王之蔽甚矣(不翻译)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的)数月之后(不译)燕,赵,韩,魏闻之(代词,指上面这件事)b 朝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上朝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见于是入朝见威王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廷朝服衣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早晨 (zhāo)c 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代词,谁)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通“熟”,仔细)d 于欲有求于我也;臣之客欲有求于臣(向)能谤讥于市朝(在)皆以美于徐公(比)e 美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认为……美)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漂亮,好看。这里的意思是俊美。)

推荐古诗: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夔州歌十绝句(其一)寄蜀客燕台诗四首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登鹿门山怀古送梓州李使君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澄迈驿通潮阁二首(余生欲老南海村)

推荐诗句: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信弃义  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并为一谈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成器  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 不咎既往  咎:责怪。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偏不倚  倚:偏。不偏向任何一方。表示中立或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