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学海而至海”,乃是一个比喻,如果把每一个读书人的求学心当作河川,而把知识当作海洋,那么,由一条河的发源一直汇流到海洋,其中必然要经过许多崇山峻岭。然而河川始终奔流不息,正如读书人求学也应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知识道德才能更渊博深广。而且,“泰山不辞壤土,故能成其高;河海不弃细流,故能成其大。”读书人也不要放过任何获得新知的机会才是。
有时候,真理的辨认是十分不容易的,就像苗与莠一般难以分别。因此,在研究任何一种学问,或穷究一项事理时,一定要经过谨慎的判断,才能评论是非。只有真知灼见方能洞察真理,排除似是而非的谬论。万一被蒙蔽了,还能探究真理吗?所以说“穷理者不可无真见”。
推荐古诗:
白头吟、
和梦得、
竹枝(瞿塘峡口水烟低)、
青水中蒲三首、
六年春遣怀八首(伴客销愁长日饮)、
满庭芳(芳草池塘)、
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
己亥杂诗(少年哀乐过于人)、
邻儿半夜哭(邻儿半夜哭)、
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
推荐诗句: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筚门闺窦 筚门:柴门;圭窦:上尖下方的圭形门洞。形容穷苦人家的住处。
- 伯歌季舞 伯:大哥;季:小弟。哥哥唱歌,弟弟跳舞。比喻兄弟之间亲密无间。
- 不成三瓦 比喻不能要求齐全。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讳之门 讳:忌讳。指说话可以直言不讳的地方。
- 不疾不徐 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指处事能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 百折千回 形容经过种种曲折和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