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之道深矣!远矣!《大学》之中有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由上可知求学要有所得,一定要先静下心来,然后才能安、能虑、能得。
至于敬字,不仅是为学之道,也是做人之道。做任何事,首先要培养一颗恭敬之心。譬如学问,若是没有恭敬的心去学它,所学就不会认真,也不会谨严,自然就不会有好处,可见“敬”字多么重要。
因此,在教导他人时,若要让对方学到真东西,首先要除去他的骄慢心和怠情心。因为骄慢则无法再增加,怠惰则无法再学习,若不能除去骄慢心和怠惰心,那么教什么都不可能学好。所以无论学什么,首先要谦虚,承认自己的不懂,接着要勤奋地下工夫学习,如此才会教者喜欢,学者有得。
推荐古诗:
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
送贺宾客归越、
九日蓝田崔氏庄、
蝉、
嘲桃、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
青楼曲二首、
田园乐七首(采菱渡头风急)、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推荐诗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热文成语
- 黯然失色 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白日衣绣 衣:穿;绣:五彩制绣的官服。白天身着华贵官服,使人看见。旧时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
- 白往黑来 比喻变化极大。
- 百感交集 感:感想;交:同时发生。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截入土 截:段。半段身子埋入土内。比喻人在世不久了。
- 背道而驰 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 背信弃义 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 弊车羸马 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 补苴罅漏 苴:鞋底的草垫;罅:缝隙。补好裂缝,堵住漏洞。比喻弥补事物的缺陷。
- 不差累黍 累黍:是古代两种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数量极小。形容丝毫不差。
- 不丰不杀 丰:厚;杀:减少。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
- 不分彼此 形容关系密切,交情深厚。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