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生平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何景明生平

何景明生平

查看何景明全诗

  何景明生于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8月初6,卒于1521年(共活了39岁)。生子时,其母李氏梦见太阳落到了自己怀里,所以取名景明。景明三岁时,其长兄景韶中了举人。二哥景阳也学有小成,这激励了何景明。景明天性聪明,六岁可以对联,八岁可以写文章,读书强记能力很强。

  父亲对小儿子不偏爱,在渭源县为官时,也带着何景明,当时何景明12岁。两年后何景明归家,大哥景韶教他读《尚书》,只九个月就可以讲解了。此时沁水御史李瀚巡按汝宁,调试信阳诸生,当读了何景明的卷子之后大叹"奇才",并特意到信阳来看何景明。于是何景明在这时就出名了。16岁时,与二兄同时中举(省试),何景明以《尚书》经第三名中举。这时何景明其貌不扬,个小,头发少。周围很多人找何景明题字、写字,何景明一概避而不见。

  第二年何景明参加礼部的春试,因为文中多奇字(我想这大概与他读《尚书》有关),主考官不欣赏,所以名落孙山。归家后,二哥任巴陵县令,何景明和他一起到了巴陵。1502年(景明20岁)终于考上了进士。按理何景明就照例为庶吉士,但因他生性耿直,所以没有成为庶吉士。庶吉士,是中国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由科举进士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目的是让他们可以先在翰林院内学习,之后再授各种官职。情况有如今天的见习生或博士后。

  22岁这一年,正式授为中书舍人。中书舍人,任起草诏令之职,参与机密,由文笔好者、有德者任之,属从七品。

  第二年奉命出使云南,一年后回京。

  何景明为官之时,也是大宦官刘瑾当权之时,当时正德皇帝明武宗只有15岁,对他无可奈何。何景明上书首辅要求制裁刘瑾,但没有用,何景明便请求还乡,刘瑾批准。

  何景明回信阳住了四年,除读书、写书之外就是游玩。此期间何景明大哥和父母相继去世。

  李梦阳因触犯刘瑾而被抓,朋友们也一起救李梦阳。其中康海是出了大力的。康海不愿与刘瑾交往,但为了李梦阳还是去见的他,刘瑾看在康海的面子上放了李梦阳,后来刘瑾死后,康海被视为同党而革职,李梦阳不为他说话,康海便写了《中山狼杂剧》来讽刺李梦阳。

  四年之后,刘瑾被诛,何景明官复中书舍人,并任内阁讲经官。讲官为帝王和大臣讲儒家经典,一月三次。

  35岁这一年升为吏部验封司员外郎,为从六品,吏部即相当于今天的组织部兼人事部,长官为吏部尚书。下设四司: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也很有实权。

  第二年,升为陕西提学副使。官至四品。此时何景明36岁。上任三年去世。

  何景明一生为人耿直,凡是权贵不交,宦官不交。有时权贵请他,没法拒绝,就自带马桶,座在桶上吃饭。在陕西时,只要见着权贵的家属为非作歹,抓住就打。从任上病归时,只有白银30两。明史称之有"国士之风"。

推荐古诗: 村夜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赠柳留别王维出塞菊花多丽(小楼寒)己亥杂诗(一十三度溪花红)木兰花令(霜余已失长淮阔)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推荐诗句: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挨冻受饿  指无衣无食的穷困境况。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本相毕露  原形完全显露了出来。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肩而立  比肩: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离极近。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擘肌分理  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卑不亢  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 不登大雅之堂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