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瞒天过海,就是故意一而再、再而三地用伪装的手段迷惑、欺骗对方,使对方放松戒备,然后突然行动,从而达到取胜的目的。
“瞒天过海”之谋略决不可以与“欺上瞒下”、“掩耳盗铃”或者诸如夜中行窃、拖人衣裘、僻处谋命之类等同,也决不是谋略之士所应当做的事情。虽然,这两种在某种程度上都含有欺骗性在内,但其动机、性质、目的是不相同的,自是不可以混为一谈。这一计的兵法运用,常常是着眼于人们在观察处理世事中,由于对某些事情的习见不疑而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疏漏和松懈,故能乘虚而示假隐真,掩盖某种军事行动,把握时机,出奇制胜。
推荐古诗:
游龙门奉先寺、
湘中、
剑客、
绝句(朝游北海暮苍梧)、
古薄命妾、
终南山、
七律(九嶷山上白云飞)、
放歌(天地太无情)、
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
南乡子(晚景落琼杯)
推荐诗句: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暗室欺心 在黑暗的屋子里昧着良心做坏事。指偷偷地做坏事。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圭之玷 白玉上的一个斑点。比喻人或物大体很好,只是有些小缺点。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连祸结 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揣冒昧 用于没有慎重考虑就轻率行事的客气话。
- 不尴不尬 比喻左右为难,不好处理。也形容样子别扭。
- 不羁之才 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