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按语说:乖气浮张,逼则受击,退则远之,则乱自起。昔袁尚、袁熙奔辽东,众尚有数千骑。初,辽东太守公孙康,恃远不服。及曹操破乌丸,或说曹遂征之,尚兄弟可擒也。操曰:“吾方使斩送尚、熙首来,不烦兵矣。”九月,操引兵自柳城还,康即斩尚、熙,传其首。诸将问其故,澡日:“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相图,其势然也。”或曰:此兵书火攻之道也,按兵书《火攻篇》前段言火攻之法,后段言慎动之理,与隔岸观火之意,亦相吻合。
按语提到《孙子·火攻篇》,认为孙子言慎动之理,与隔岸观火之意,亦相吻合。这是很正确的。在《火攻篇》后段,孙子强调,战争是利益的争夺,如果打了胜仗而无实际利益,这是没有作用的。所以,“非利不动,非得(指取胜)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指怨愤、恼怒)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所以说一定要慎用兵,戒轻战。战必以利为目的。当然,隔岸观火之计,不等于站在旁边看热闹,一旦时机成熟,就要改“坐观”为“出击”,以取胜得利为目的。
推荐古诗:
洛中访袁拾不遇、
终南山、
六年春遣怀八首(伴客销愁长日饮)、
武陵春(风住生香花已尽)、
入京诗(手帕蘑姑与线香)、
卜算子(风雨送春归)、
虞美人(霸才青兕兵家子)、
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
出县(匆匆薄领不堪论)、
豆叶黄(一春常是雨和风)
推荐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热文成语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年之柄 柄:权柄。形容长久的大权。
- 百了千当 比喻妥贴,有着落。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山起楼 靠山建造楼房。比喻使人扫兴的事。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碧落黄泉 碧落:天上、天界。黄泉:地下。天上和地下。泛指宇宙的各个角落。
- 病入骨髓 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分轩轾 不分高下、轻重。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
- 不得已而为之 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
- 不经之谈 不经:不合道理。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