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驱车出了上东门,回头遥望城北,看见邙山墓地。邙山墓地的白杨树,长风摇荡著杨枝,万叶翻动的萧萧声响,松柏树长满墓路的两边。人死去就像堕入漫漫长夜,沈睡於黄泉之下,千年万年,再也无法醒来。春夏秋冬,流转无穷,而人的一生,却像早晨的露水,太阳一晒就消失了。人生好像旅客寄宿,匆匆一夜,就走出店门,一去不返。人的寿命,并不像金子石头那样坚牢,经不起多少跌撞。岁去年来,更相替代,千所万岁,往复不已;即便是圣人贤人,也无法超越,长生不老。神仙是不死的,然而服药求神仙,又常常被药毒死,还不如喝点好酒,穿些好衣服,只图眼前快活吧!
注释⑴上东门:洛阳城东面三门最北头的门。 ⑵郭北:城北。洛阳城北的北邙山上,古多陵墓。 ⑶白杨、松柏:古代多在墓上种植白杨、松、柏等树木,作为标志。 ⑷陈死人:久死的人。陈,久。 ⑸杳杏:幽暗貌。即:就,犹言“身临”。长暮:长夜。这句是说,人死后葬入坟墓,就如同永远处在黑夜里。 ⑹潜寐:深眠。 ⑺寤(wù):醒。 ⑻浩浩:流貌。阴阳:古人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这句是说岁月的推移,就像江河一样浩浩东流,无穷无尽。 ⑼年命:犹言“寿命”。 ⑽忽:匆遽貌。寄:旅居。这两句是说人的寿命短促。 ⑾更:更迭。万岁:犹言“自古”。这句是说自古至今,生死更迭,一代送走一代。 ⑿度:过也,犹言“超越”。这句是说圣贤也无法超越“生必有死”这一规律。 ⒀被:同“披”。这四句是说,服丹药,求神仙,也没法长生不死,还不如饮美酒,穿绸缎,图个眼前快活。
推荐古诗: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试借君王玉马鞭)、
寄韩潮州愈、
阮郎归(东风吹水日衔山)、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夜行船(百岁光阴如梦蝶)、
金陵十二钗正册—贾探春(才自清明志自高)、
无题(孩儿立志出乡关)、
题张苍水集(北望中原涕泪多)、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
推荐诗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暗室逢灯 比喻在危难或困惑中,忽然遇人援救或指点引导。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鳌掷鲸呿 比喻文辞气势磅礴,跌宕起伏。同“鳌掷鲸吞”。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日衣绣 衣:穿;绣:五彩制绣的官服。白天身着华贵官服,使人看见。旧时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补过拾遗 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
- 不卑不亢 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 不教之教 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