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第二十章翻译及注释

第二十章翻译及注释

查看第二十章全诗

译文  鲁哀公询问政事。孔子说:“周文王、周武王的政事都记载在典籍上。他们在世,这些政事就实施;他们去世,这些政事也就废弛了。治理人的途径是勤于政事;治理地的途径是多种树木。说起来,政事就像芦苇一样,完全取决于用什么人。要得到适用的人在于修养自己,修养自己在于遵循大道,遵循大道要从仁义做起。仁就是爱人,亲爱亲族是最大的仁。义就是事事做得适宜,尊重贤人是最大的义。至于说亲爱亲族要分亲疏,尊重贤人要有等级,这都是礼的要求。所以,君子不能不修养自己。要修养自己,不能不侍奉亲族;要侍奉亲族,不能不了解他人;要了解他人,不能不知道天理。”  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有五项,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有三种。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交往,这五项是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智、仁、勇,这三种是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至于这三种德行的实施,道理都是一样的。比如说,有的人生来就知道它们,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它们,有的人要遇到困难后才知道它们,但只要他们最终都知道了,也就是一样的了。又比如说,有的人自觉自愿地去实行它们,有的人为了某种好处才去实行它们,有的人勉勉强强地去实行,但只要他们最终都实行起来了,也就是一样的了。孔子说:“喜欢学习就 接近了智,努力实行就接近了仁,知道羞耻就接近了勇。知道这三点,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就知道怎样管理他人,知道怎样管理他人,就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和国家了。”  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那就是:修养自身,尊崇贤人,亲爱亲族,敬重大臣,体恤群臣,爱民如子,招纳工匠,优待远客,安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确立正道;尊崇贤人就不会思想困惑;亲爱亲族就不会惹得叔伯兄弟怨恨;敬重大臣就不会遇事无措;体恤群臣,士人们就会竭力报效;爱民如子,老百姓就会忠心耿耿;招纳工匠,财物就会充足;优待远客,四方百姓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的人都会敬畏了。像斋戒那样净心虔诚,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不符合礼仪的事坚决不做,这是为了修养自身;驱除小人,疏远女色,看轻财物而重视德行,这是为了尊崇贤人;提高亲族的地位,给他们以丰厚的俸禄,与他们爱憎相一致,这是为了亲爱亲族;让众多的官员供他们使用,这是为了敬重大臣;真心诚意地任用他们,并给他们以较多的俸禄,这是为了体恤群臣;使用民役不误农时,少收赋税,这是为了爱民如子;经常视察考核,按劳付酬,这是为了招纳工匠;来时欢迎,去时欢送,嘉奖有才能的人,救济有困难的人,这是为了优待远客;延续绝后的家族,复兴灭亡的国家,治理祸乱,扶持危难,按时接受朝见,赠送丰厚,纳贡菲薄,这是为了安抚诸侯。总而言之,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但实行这些原则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说话先有预备,就不会中断;做事先有预备,就不会受挫;行为先有预备,就不会后悔;道路预先选定,就不会走投无路。  在下位的人,如果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平民百姓。得到在上位的人信任有办法: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得到朋友的信任有办法:不孝顺父母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孝顺父母有办法:自己不真诚就不能孝顺父母;使自己真诚有办法:不明白什么是善就不能够使自己真诚。  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天生真诚的人,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拥有,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这样的人是圣人。努力做到真诚,就要选择美好的目标执著追求: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得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绝不罢休。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虽然愚笨也一定可以聪明起来,虽然柔弱也一定可以刚强起来。

注释(1)哀公:春秋时鲁国国君。姓姬,名蒋,“哀”是谥号。(2)布:陈列。方:书写用的木板。策,书写用的竹简。(3)其人:指文王、武王。(4)息:灭,消失。(5)敏:勉力,用力,致力。(6)蒲卢:即芦苇。芦苇性柔而具有可塑性。(7)杀(shai):减少,降等。(8)昆弟:兄和弟,也包括堂兄堂弟。(9)九经:九条准则。经,准则。(10)体:体察,体恤。(11)子庶民:以庶民为子。子,动词。庶民,平民。(12)来:招来。百工:各种工匠。(13)柔远人:安抚边远地方来的人。(14)怀,安抚。(15)劝:勉力,努力。(16)谗:说别人的坏话,这里指说坏话的人。(17)盛,多。任使:足够使用。(18)时使:指使用百姓劳役有一定时间,不误农时。薄敛:赋税轻。(19)省:视票。试,考核。(20)既(xi):即“饩”,指赠送别人粮食或饲料。禀:给予粮食。称:符合。(21)矜:怜悯,同情。(22)继绝世:延续已经中断的家庭世系。(23)举废国:复兴已经没落的邦国。(24)持:扶持。(25)朝聘:诸侯定期朝见天子。每年一见叫小聘,三年一见叫大聘,五年一见叫朝聘。(26)豫:同“预”。(27)跲(jia):说话不通畅。(28)这一段与《孟子·离娄上》中一段基本相同。到底是《中庸》引《孟子》还是《孟子》引《中庸》,不好断定。张岱年先生《中国哲学史料学》认为是《孟子》引《中庸》。(29)弗措:不罢休。弗,不。措,停止,罢休。

推荐古诗: 宿建德江观猎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咏煤炭(凿开混沌得乌金)浪淘沙(大雨落幽燕)春日偶成两首(极目青郊外)放歌(天地太无情)西江月(三过平山堂下)留春令(采莲舟上)送七兄赴扬州帅幕(初报边烽照石头)

推荐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黯然失色  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并驾齐驱  并驾:几匹马并排拉着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 不敢越雷池一步  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 不根之论  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能赞一辞  赞:赞助;赞一辞:添一句话。提不出一点意见。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 不欺暗室  欺:欺骗自己;暗室:人家看不见的地方。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