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按语说:西汉,七国反,周亚夫坚壁不战。吴兵奔壁之东南陬,亚夫便备西北;已而吴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汉书四十《周勃传》附)。此敌志不乱, 能自去也。汉末,朱隽围黄巾于宛,张围结垒,起土山以临城内,鸣鼓攻其西南,黄巾悉众赴之,隽自将精兵五千,掩其东北,遂乘虚而入。此敌志乱萃,不虞也。然则声东击西之策,须视敌志乱否为定。乱,则胜;不毯,将自取败亡,险策也。
这则按语通过使用此计的两个战例,来提醒使图此计的人必须考虑对手的情况:
敌方指挥确可扰乱,用此计必胜,如果对方指挥官头脑冷静,识破计谋,此计就不可能发挥效力了。黄巾军中了李隽佯攻西南方之计,遂丢失宛城(今河南南阳)。而周亚夫处变不惊,识破敌方计谋。吴军佯攻东南角,周亚夫下令加强西北方向的防守。当吴军主力进攻西北角时,周亚夫早有准备,吴军无功而返。
声东击西之计,早已被历代军事家熟知,所以使用时必须充分估计敌方情况。方法虽是一个,但可变化无穷。
推荐古诗:
重忆、
(七言绝句)沈下贤、
韩碑、
泪、
过故人庄、
题义公禅房、
黄花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杂诗、
蝶恋花(灯火钱塘三五夜)
推荐诗句: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十得五 想选拔十个,结果只选得五个。指选拔人才不容易。
- 拔犀擢象 擢:提升。比喻提拔才能出众的人。
- 跋扈自恣 形容为所欲为,无所忌惮。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肩而立 比肩: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离极近。
- 不拔之志 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 不敢问津 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