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词上片着重写景。寒夜新月,山衔北斗,搔首怅望,梅影横窗。下片着重写人。“归梦浓于酒”,含蓄蕴藉,耐人寻思。全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景物与人融为一体。
作者一度颇感仕途艰险,机锋四伏,因而渴望退隐归家,乐守田园,此词即表达了这种思想情感。作者词中通过对景物的刻画,委婉地写出他心中的苦闷,表现手法极为含蓄。
推荐古诗:
庭草、
晚晴、
正月十五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耶溪泛舟、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点绛唇(寂寞深闺)、
上太行(西风落日草斑斑)、
五古(去去思君深)、
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
推荐诗句: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安土重迁 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易。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了萝卜地皮宽 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班师回朝 班:调回。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 背城借一 背:背向;借:凭借;一:一战。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本来面目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