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词为北宋徽宗皇帝在1127年覆国被掳往北方五国城,北行途中见杏花而托物兴感而作。上片摹写杏花以寄意。“裁剪”三句写杏花之花质冰洁如白绸剪裁剪,花瓣簇绽轻柔重叠,花色淡雅似胭脂匀染。“新样”三句以拟人手法将杏花比喻为“靓妆”新颖,艳香流融的美女,直令天界蕊珠宫仙女为之羞惭汗颜。“易得凋零”,笔势陡转,写尽杏花遭受风雨摧折之凄凉愁苦。下片由感叹杏花凋落,转入自掳离恨。双燕不解人语,故宫天遥地远,怀乡思国,只有求之梦寐,如今梦亦不成,凄楚之至。借杏花之凋落,伤江山之陆沉;以归梦之难成,寓复国之绝望。全词托物咏怀,抒写故国沦亡之悲慨,幽咽委曲,伤感无奈,对故国沦亡一句悔恨与反思,又显见其情虽真而骨力乏弱。
推荐古诗:
怨歌行、
绝句漫兴九首(眼见客愁愁不醒)、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采莲曲、
剔银灯、
素馨(金碧佳人堕马妆)、
减字木兰花(漫天皆白)、
别诸弟(梦魂常向故乡驰)、
南乡子(凉簟碧纱厨)、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推荐诗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热文成语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敖世轻物 敖,通“傲”。鄙弃世俗,看不起别人。也指高傲自大。
- 拔葵去织 比喻做官的不与人民争利。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圭之玷 白玉上的一个斑点。比喻人或物大体很好,只是有些小缺点。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拨云撩雨 比喻男女间的挑逗。
- 勃然大怒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
- 不了了之 了:了结,结束。用不了结的办法去了结。指把事情放在一边不管,就算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