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送别词,作于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年)。作者在胡诠遭贬后,不顾个人安危,写这首词为他送行,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悲壮情怀以及对胡诠的深挚感情。这首词与寄赠李纲的《贺新郎》一样,写得慷慨悲凉、愤激,其忠义之气,溢于字里行间,表现了作者刚正不阿,坚持正义的爱国主义精神。
推荐古诗: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村居苦寒、
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
梧桐影(明月斜)、
题义公禅房、
汉江临眺、
御街行、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蝶恋花(簌簌无风花自堕)、
读严子陵传(客星何补汉中兴)
推荐诗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危相易 易:变易,转变。平安与危难互为因果,相互转换。
- 按名责实 按照事物名称,要求与实相符。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伶百俐 形容非常聪明乖巧。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尝艰苦 备:全、尽;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 北叟失马 比喻祸福没有一定。
- 半筹不纳 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