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一个北方的大士族。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他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派甚远,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
杜甫的祖为唐初诗人杜审言。杜审言很有才华,但恃才傲世。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擢进士第,为隰城尉。后转洛阳丞。武后圣历元年(公元698),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却在此时得罪同事郭若讷、长官周季重,两人合谋诬陷杜审言,定了死罪。杜甫的叔叔杜并年十三,刺杀周季重,事震朝野。
杜审言因此不死,被武则天召入京师。又因欣赏其诗文,授著作佐郎,官至膳部员外郎。后因勾结张易之兄弟,被流放到峰州。但不久又被诏回。
杜甫的父亲为杜审言长子杜闲,生母为清河东武城人,但在其出生后不久就去世,父亲续娶卢氏。杜甫由其姑母抚养长大。杜甫有兄长,早夭,三个同父异母弟及一同父异母妹,杜甫在诗中常提及他们。但杜甫极少提到继母。
推荐古诗:
燕子楼(满床明月满帘霜)、
秋夕、
古怨别、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送沈子福之江东、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望江南(随身伴)、
读史二十首(回首西陲势渺茫)、
七绝(翻身跃入七人房)、
渔家傲(白云山头云欲立)
推荐诗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把饭叫饥 比喻多此一举。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秉烛夜游 秉:执持。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 病从口入 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卑不亢 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 不耻下问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