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点评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笑里藏刀点评

笑里藏刀点评

查看笑里藏刀全诗

  《孙子兵法》的“始计篇”讲了兵家的“十二诡道法”,其中第二条叫“用而示之不用”、“笑里藏刀”之计,是对孙子这一谋略思想的具体化。 使用笑里藏刀一计,要根据对方指挥员的特点加以区别对待,对妄自尊大者,再增加他的傲气;而对心怀畏惧者,要充分表明本方的诚意,使对方松懈警惕性,而本方暗中做好充分准备,寻求有利时机,向敌方发动猛烈攻击。此计最重要的是,运用政治、外交等方面的伪装手段,欺骗和麻痹对方,以掩盖自己真实的军事等方面的意图。这是一种表面友善而暗藏杀机的计谋。

姬光用计  吴公子姬光对吴王僚即吴国王位十分不满,虽然表面上对吴王僚毕恭毕敬、唯命是从的,但心里却无时不在篡夺王位。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姬光见他勇猛侠气、智勇双全,便把他纳为知己 。伍子胥又将他的朋友——吴国勇士专诸推荐给姬光,姬光器重之。三人密谋:待时机成熟,就刺杀僚王。  姬光探知,吴王僚最喜爱吃炙烤出来的鱼肉,便让专诸专心学习炙鱼的烹饪方法。吴王僚12年,楚平王去世,吴王派公子盖余、烛庸领兵欲趁楚丧而攻打楚国,反而被楚军围困;这时,吴公子庆忌正出使卫、郑二国,姬光见王僚身边的大将都不在国内,认为时机成熟,急忙与伍子胥、专诸商议刺杀僚的策略。  姬光假惺惺、笑盈盈地邀请王僚前来吃炙鱼,王僚以防万一,身上穿了三层甲衣,一路上布满警卫,并带上一百名贴身警卫进入姬光家。姬光满面笑容地同王僚入座就席。席间,姬光假称脚痛而离席,专诸在王僚警卫的重重夹带下,手捧一碟香美的炙鱼来到王僚面前,突然,专诸飞快地从鱼肚里抽出“鱼肠”短剑,使劲地刺入王僚的怀里,短剑穿过三甲、从王僚的背部刺出,僚当场死亡,专诸也被王僚的警卫乱刀砍死。姬光、伍子胥率数百名伏兵从两侧杀出,迅速解决了王僚的卫队。姬光于是继吴王位,名号阖闾(庐)。

点评  姬光为了篡位,长时期地对吴王僚苦作笑颜,一味地去迎合僚;而一旦时机成熟,姬光仍然能摆出一副毕恭毕敬的模样,直到最后时刻,他才会不惜一切代价地去展现他真正的刺杀目的。其实,吴王僚也多少感到了姬光的伪装,并有过严密的防护举措,却只叹,姬光的“笑”隐蔽得太深,这也是“笑里藏刀”的玄机所在。

推荐古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夜泊牛渚怀古长恨歌重过圣女祠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列女操满庭芳(芳草池塘)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除夜宿太原寒甚(寄语天涯客)

推荐诗句: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华之怨  指女子失宠之哀怨。
  • 百口莫辩  莫:不能;辩:辩白。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白不清。形容不管怎样辩白也说不清楚。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斤八两  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
  • 笔下生花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病魔缠身  指长期患病。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差毫发  毫、发:都是古代的长度名,十毫为发,十发为厘,形容细微。形容一点儿也不差。
  • 不得人心  心:心愿,愿望。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拥护;得不到众人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