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注释①五色:指青、黄、赤、白、黑。此指色彩多样。②目盲:比喻眼花缭乱。③五音:指宫、商、角、徵、羽。这里指多种多样的音乐声。④耳聋:比喻听觉不灵敏,分不清五音。⑤五味:指酸、苦、甘、辛、咸,这里指多种多样的美味。⑥口爽:意思是味觉失灵,生了口病。古代以"爽"为口病的专用名词。⑦驰骋:纵横奔走,比喻纵情放荡。⑧畋猎:打猎获取动物。畋,音tian,打猎的意思。⑨心发狂:心旌放荡而不可制止。⑩行妨:伤害操行。妨,妨害、伤害。⑾为腹不为目:只求温饱安宁,而不为纵情声色之娱。"腹"在这里代表一种简朴宁静的生活方式;"目"代表一种巧伪多欲的生活方式。⑿去彼取此: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彼"指"为目"的生活;"此"指"为腹"的生活。
推荐古诗:
从龙潭寺至少林寺题赠同游者、
登观音台望城、
游龙门奉先寺、
听颖师弹琴、
怨诗、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望江南(随身伴)、
狼星四首(爝火犹争焰)、
另一种传说(死去的英雄被人遗忘)、
满庭芳(蜗角虚名)
推荐诗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黯然无色 指事物失去原有光彩,变得暗淡无光。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不失一 一百次中无一次失误。表示射箭或打枪命中率高,或做事有充分把握。
- 百代过客 指时间永远流逝。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兵荒马乱 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 博采众长 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绝如缕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