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由来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借尸还魂由来

借尸还魂由来

查看借尸还魂全诗

  计名“借尸还魂”源于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得道成仙的传说。相传铁拐李原名李玄,曾遇太上老君得道。一次,其魂魄离开躯体,飘飘然游玩于三山五岳之间。临行前,曾嘱咐徒弟看护好遗体,但李玄魂魄四处游山玩水,流连忘返。徒弟等待久了,见师父的遗体老是僵硬在那里,总也活不过来,便误以为他已经死去,便将其火化了。待李玄神游归来时,已不见了自己的躯体,魂魄无所依附,恰好当时附近路旁有一饿死的乞丐,刚刚断气不久,尸体还算新鲜,李玄于慌忙之中,便将自己的灵魂附在了这具尸体之上。借尸还魂后的李玄,已面目全非,蓬头垢面,坦腹露胸,并跛一足。为支撑身体行走,李玄对着原乞丐用的一根竹杖喷了一口仙水,竹杖立即变为铁拐,借尸还魂后的李玄也因此被称为铁拐李,而原来的名字却反被人们忘却了。铁拐李借尸还魂的故事还见于元代岳伯川所写杂剧《吕洞宾度铁拐李岳》,后《东游记》也有记载,只情节不尽相同罢了。借尸还魂这一带有迷信色彩的民间传说,后来被人们喻指某些已经死亡的东西,又借指某种形式得以复活的现象;有时也可以用来喻指某些新的食物或新的力量借助某种旧的事物或旧的形式求得发展的现象。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所谓“尸”、“魂”、“借”、“还”的喻义便都不尽相同。

推荐古诗: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乌夜啼和梦得人日寄杜二拾遗听颖师弹琴锦瑟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入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殢人娇(玉瘦香浓)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推荐诗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山无陵,江水为竭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发百中  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逼上梁山  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播糠眯目  撒播糠秕眯住别人的眼睛。比喻外物虽小,但造成的危害却很大。
  • 补苴罅漏  苴:鞋底的草垫;罅:缝隙。补好裂缝,堵住漏洞。比喻弥补事物的缺陷。
  • 不登大雅之堂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 不甘示弱  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
  • 不假思索  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知轻重  不懂得事情要紧不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