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相关质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杨士奇相关质疑

杨士奇相关质疑

查看杨士奇全诗

  名实不符(摘自《北京青年报》,作者:付俊良) “三杨”,即杨荣、杨溥、杨士奇,他们在任辅臣期间,安定边防,整顿吏治,发展经济,使明朝的国力继续沿着鼎盛的轨道发展,并使明代阁臣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由原来的皇帝办事员转变为具有丞相性质的辅臣,他们因此被史家视为名臣。明人焦竑《玉堂丛语》卷七中有言:“正统间,文贞(杨士奇)为西杨,文敏(杨荣)为东杨,因居第别之。文定(杨溥)郡望,每书南郡,世遂称南杨。西杨有相才,东杨有相业,南杨有相度。故论我朝贤相,必曰三杨。”可见他们在明代的影响。  但人无完人,在了解明代这一段历史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三杨”的所作所为之中,也有许多与“名臣”不相称的地方。

一疑  “三杨”不顾事实,歪曲前人形象  《明太宗实录》卷九下乙丑条中有这样的一条记载:“上至金川门……时有执方孝孺来献者,上指宫中烟焰谓孝孺曰‘此皆汝辈所为,汝罪何逃?’孝孺叩头祈哀……”方孝孺是“靖难”中的名臣,因不与新皇帝(即永乐皇帝)合作,被灭了“十族”,创造了灭族的“历史之最”。这是史实,但实录中却说他“叩头祈哀”,而身为编修《太宗实录》总裁官的“三杨”对此却置若罔闻,这是名臣之所为吗?  更值得一提的是,“西杨”杨士奇还有忘恩负义之嫌,《玉堂丛语》卷八《仇隙》中引有隆庆时的刑部尚书郑淡泉的话:“方逊志宠任时,荐西杨,西杨修实录,乃谤方叩头乞余生”。方逊志就是方孝孺,建文元年受建文帝之命担任修撰《太祖实录》的总裁官,当时杨士奇只是一个读书人,还没有入仕,《明史》本传说他被人举荐参与修撰《太祖实录》。联系到当时方孝孺的身份以及郑淡泉的话,看来推荐杨士奇的人就是方孝孺,但杨士奇在修《太宗实录》的时候却置事实于不顾,歪曲恩人,实乃有损“名臣”的形象。

二疑  “三杨”庇护宦官  有明一代,宦官活动极为猖獗,而首开宦官专政的是正统朝的太监王振。王振,山西蔚州(今河北蔚县)人,进宫做了太监,英宗从小由他侍候,对他颇为信赖。英宗继位的时候只有九岁,王振“狡黠得帝欢”,“导帝用重典御下”,“于是大臣下狱者不绝,而振得因以市权”(《明史·王振传》)。英宗的祖母、太皇太后张氏觉察到王振的擅权,要把他杀掉,英宗跪下为他求情。看到皇帝下跪,站在旁边的几个大臣也跟着跪下求太皇太后不要杀王振。就这样,本来利刃已经架到脖子上的王振幸免一死(《明史纪事本末》卷29王振用事)。而在那些下跪求情的大臣中就有经历四朝的老臣“三杨”。  王振违背成宪(朱元璋定有“宦官不得干政”的祖制),擅权干政,连女流之辈的太皇太后都看出来了,欲维护祖制,而名臣“三杨”怎么就没有一点儿意识呢?  正是因为这个王振,才有后来几使大明陷入绝境的“土木之变”,明代宦官专权乱政的局面也从此愈演愈烈,直至明亡。

三疑  “西杨”家教不严,致其子侵暴杀人  《明史》称杨士奇有学行。有学行又居高位,杨士奇应该更会“齐家”,但也许是他光顾着国家了,自家的后院却起了火,其子杨稷仰仗老爷子有权,傲慢无礼侵暴杀人,遭到了言官们的交章劾举。碍于杨士奇的面子,皇上并没有立即下旨治罪,但是接着又有人告他儿子“横虐数十事”,皇帝这才下令查治。  好在此时,年老的杨士奇还没有糊涂,为了避嫌,他以老疾告归,皇帝也给了他十足的面子,安慰并且挽留他,杨士奇感激涕零,但毕竟事关儿子的死活,一代名臣最终忧郁而死。  杨士奇死后,其子杨稷被绳之以法。

推荐古诗: 柘枝词沛国东风吹大泽,蒲青柳碧春一色。彭蠡湖中望庐山春晴怀故园海棠(竹边台榭水边亭)寒月吟(夜起数山川)己亥杂诗(少年哀乐过于人)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清商怨(江头日暮痛饮)沈园(城上斜阳画角哀)

推荐诗句: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把饭叫饥  比喻多此一举。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弊车羸马  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名状  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 不愧不作  愧、怍:惭愧。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 不谋而合  谋:商量;合:相符。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