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诗风相当特别,据说他早年曾下苦工钻研过《昭明文选》,因此早年作品工整妍丽,很接近六朝的气息。泄题案以后的诗作,多描写自己的处境,写起来情真意挚,自然流畅,虽然在字句上推敲得不是很精炼,但可以感觉到唐寅信手拈来的才气。
他的诗作有《百忍歌》、《上吴天官书》、《江南四季歌》、《桃花庵歌》、《一年歌》、《闲中歌》等。
唐寅诗文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清新,对人生、社会常常怀着傲岸不平之气。
除诗文外,唐寅也尝作曲,多采用民歌形式,由于多方面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经历坎坷,见闻广博,对人生、社会的理解较深,所以作品雅俗共赏,声名远扬。
推荐古诗:
山中问答、
古怨别、
黄花川、
六年春遣怀八首(伴客销愁长日饮)、
七律(记得当年草上飞)、
忆秦娥(西风烈)、
另一种传说(死去的英雄被人遗忘)、
阮郎归(绿槐高柳咽新蝉)、
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
舜庙怀古(云断苍梧竟不归)
推荐诗句: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傲雪欺霜 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傲,傲慢、蔑视。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截入土 截:段。半段身子埋入土内。比喻人在世不久了。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动声色 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可捉摸 捉摸:揣测,预料。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
- 八仙过海 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民间因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谚语。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