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按语说:“敌势全胜,我不能战,则:必降;必和;必走。降则全败,和则半败,走则未败。未败者,胜之转机也。如宋毕再遇与金人对垒,度金兵至者日众,难与争锋。—夕拔营去,留旗帜于营,豫缚生羊悬之,置其前二足于鼓上,羊不堪悬,则足击鼓有声。金人不觉为空营,相持数日,乃觉,欲追之,则已远矣(《战略考》·南宋 )。可谓善走者矣!”
敌军处于全面优势的态势,一方军对无法战胜敌人,只有投降、讲和或退却三条出路。投降就是彻底失败,求和属于半败,退却则未必失败。未必失败就有可能找到胜利的转机。
如南宋将领毕再遇与金兵对垒,有一天晚上,他拔营撤退,旗帜照常留在营内,并预先把一些活羊吊起来,把它们的两只蹄子放在鼓面上。羊受不了倒悬的痛苦,挣扎中两只前蹄便频频击打在鼓面上发出响声-----悬羊击鼓。金兵没有察觉宋军撤走了,几天后才发现宋军的营地空了,这时宋军早已远去了。这可以称得上是善于退却的了。
推荐古诗: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二)、
江雪、
留别王维、
送郭司仓、
寄荆州张丞相、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自题一绝(满纸荒唐言)、
蝶恋花(我失骄杨君失柳)、
贺新郎(人猿相揖别)、
苏慕遮(向来痴)
推荐诗句: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份守己 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无聊赖 聊赖:依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 本小利微 微:薄。本钱小,利润薄。指买卖很小,得利不多。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彼众我寡 彼:对方。指对方军队势众,而我方力量单薄。
- 必恭必敬 恭、敬:端庄而有礼貌。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二法门 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佧行入道的门径。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