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按语说:“敌势全胜,我不能战,则:必降;必和;必走。降则全败,和则半败,走则未败。未败者,胜之转机也。如宋毕再遇与金人对垒,度金兵至者日众,难与争锋。—夕拔营去,留旗帜于营,豫缚生羊悬之,置其前二足于鼓上,羊不堪悬,则足击鼓有声。金人不觉为空营,相持数日,乃觉,欲追之,则已远矣(《战略考》·南宋 )。可谓善走者矣!”
敌军处于全面优势的态势,一方军对无法战胜敌人,只有投降、讲和或退却三条出路。投降就是彻底失败,求和属于半败,退却则未必失败。未必失败就有可能找到胜利的转机。
如南宋将领毕再遇与金兵对垒,有一天晚上,他拔营撤退,旗帜照常留在营内,并预先把一些活羊吊起来,把它们的两只蹄子放在鼓面上。羊受不了倒悬的痛苦,挣扎中两只前蹄便频频击打在鼓面上发出响声-----悬羊击鼓。金兵没有察觉宋军撤走了,几天后才发现宋军的营地空了,这时宋军早已远去了。这可以称得上是善于退却的了。
推荐古诗:
谢公亭、
行路难(有耳莫洗颍川水)、
义鹘行、
喜迁莺(晓月堕)、
咏鹅、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晚泊浔阳望庐山、
别薛华、
观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推荐诗句: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鱼入舟 比喻用兵必胜的征兆。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北叟失马 比喻祸福没有一定。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必里迟离 阴历九月九日。
- 闭月羞花 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薄命佳人 薄命:福薄命苦。福薄命苦的美女。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补过拾遗 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