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开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他提倡复古,反对五代颓靡的文风,他提倡一种“古其理,高其意,随言短长,应变作制,同古人之行事”的古文;自称“师孔子而友孟轲,齐扬雄而肩韩愈”(《上符兴州书》)。他十几岁时便开始学习韩愈文章。后来又以六经为榜样,提倡古文。他认为古文“非在辞涩言苦,使人难读诵之,在于古其理、高其意,随言短长,应变作制,同古人之行事,是谓古文也”(《应责》);他还称赞扬雄“能言圣人之辞,能明圣人之道”(《汉史扬雄传论》),并以此自期,宣扬文道合一:“吾之道,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文也。”(《应责》)他认为道和文有主次的关系,“文恶辞之华于理,不恶理之华于辞”,他特别强调道对文的决定意义,认为文应该为现实政治文化服务。柳开的理论是后来欧阳修诗文革新运动的先声,他的古文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宋初浮糜的文风,他主张文字要宣传孔孟之道,作文要有助于封建教化,提倡古文,反对北宋初的浮靡文风。
柳开在宋初自觉地以恢复韩、柳古文的传统为己任。最早反对五代体,标举文统和道统,主张文道合一,有鼓吹复古、倡导质朴文风的开创之功。其作品文字质朴,但枯涩,缺乏感动人的力量,他的复古提倡并没有产生重大影响。文章也未能密切联系实际,“随言短长”,得心应手,除《上窦僖察判书》写得平易且有文采外,大都不免有“辞涩言苦”的缺点,因此影响不大。
所著《河东先生集》,有《四部丛刊》影旧钞本。 《宋史》卷四四○有传。梆开诗,《河东先生集》中仅存五首,另从他书辑得三首。
推荐古诗:
望庐山瀑布、
秋雨夜眠、
竹枝(巴东船舫上巴西)、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送杜十四之江南、
陇西行、
西施咏、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
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
忆秦娥(临高阁)
推荐诗句: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爱憎分明 憎:恨。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背山起楼 靠山建造楼房。比喻使人扫兴的事。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安于位 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 不教而杀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劳而获 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 不求甚解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