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伯乐比喻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和层层深入的结构方式。先从正面提出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性作用,从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出发,说明千里马被埋没是不可避免的。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之意与怀才不遇的感慨。接着又描绘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具体情形,这也是千里马终身受屈辱直至含悲死去的历史。接着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其真不知马也。直接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运用三个“不”,一组排比句以及描写食马者洋洋得意的神情和自居的心理。写出了食马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特征。最后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句。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的发泄。
推荐古诗:
赠汪伦、
酬裴相公题兴化小池见招长句、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登鹿门山怀古、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浪淘沙(好梦最难留)、
十六字令(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家园小酌(旋作园庐指顾成)、
沈园(梦断香销四十年)
推荐诗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多力分 防备的地方多了,力量就会分散。
- 比物此志 比物:比类,比喻;志:心意。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表达自己的心意。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拨云撩雨 比喻男女间的挑逗。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安其室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 不过尔尔 尔(前):如此,这样;尔(后):通“耳”,罢了。不过这样罢了。有轻视人的意思。
- 不管不顾 指对人不照料,也指举动莽撞,不顾别人。
- 不绝于耳 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能赞一辞 赞:赞助;赞一辞:添一句话。提不出一点意见。形容文章非常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