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绘画上,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他在我国书法史上已占有重要的地位
《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
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他被称为是王羲之二代。
赵孟頫是一代书画大家,经历了矛盾复杂而荣华尴尬的一生,他作为南宋遗逸而出仕元朝, 对此,史书上留下诸多争议。“薄其人遂薄其书”,贬低赵孟頫的书风,根本原因是出自鄙薄赵孟頫的为人。
尽管很多人因赵孟頫的仕元而对其画艺提出非难,但是将非艺术因素作为品评画家艺术水平高低的做法,是不公正的。
推荐古诗:
古风(秦皇扫六合)、
南陵道中、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寻天台山、
列女操、
出塞、
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
老将行、
定风波(好睡慵开莫厌迟)、
好事近(月未到诚斋)
推荐诗句: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热文成语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暗度金针 度:通“渡”,过渡,引申为传授。后用于比喻秘诀。又借指幕后交易。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本末倒置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耻下问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 不敢越雷池一步 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绝于耳 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 不堪入耳 堪:可,能;入耳:听。指说的话使人听不进去(多指脏话)。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百炼成刚 刚通钢。铁经过反复锤炼便成为坚韧的钢。比喻人经过多次磨炼而成为有用之才。
- 泛萍浮梗 浮动在水面的萍草和树根。比喻踪迹漂泊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