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后代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于谦后代

于谦后代

查看于谦全诗

  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中西部的于家石头村现有400多户人家,当地人说,其中大多都姓于,是明代著名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谦的后裔。

  于家村是于家乡政府所在地,建于明朝成化年间,距今约有五百年的历史。1988年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命名为“于家石头民俗村”。石头村是一个环山的小村子,村南面还有一座小山,但海拔并不高。地理位置可谓奇特:小村庄建在一个四面环山,中间不到一平方华里的小盆地里。道路在山脚下,蜿蜒曲折好多圈,终于柳暗花明,看到“于家村”三个大字,“不到村口不见村”果然名不虚传。

  当地老人说,800年前先祖于谦遇害后,其子前往冀晋交界娘子关的南峪村隐居,后生有三子。成化年间因生活所迫,于谦之长孙于有道迁居到于家村。于氏先人靠勤劳的双手,代代开山凿石,辈辈垒房盖屋,建造了规划有序、工艺奇特、粗犷豪放、独具特色的石头村落。500年后的今天,于家村已是河北省知名的石头村旅游区,石楼石阁,

  石房石院,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桥石栏,随处可见。于氏宗祠是一座保存完好的石头四合院,宗祠的大院北面(正房)是祠堂,门首悬挂“僾见忾闻”(音ài jiàn xì wén,寓意仿佛看到先祖的身影听到先祖的叹息)金字匾额。门口两边挂有镌木楹联,上书:

  基业远遗祖德恩泽大,藻苹时荐百世水源香。

  于有道有五个儿子,家谱上分为五股,黄缎围帐制成的家谱上星罗棋布的排列着先逝者姓名。这里每年会举行盛况宏大的祭祀活动,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

  遥想于谦当年以石言志,如今泽被后世,今日余家后人秉先祖遗德,将当年与世隔绝的避难之地,改造成现实的世外桃源,开放的山村。于家村独特的石头文化、淳朴的民风已经成为致富的金钥匙,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许多学生到于家村写生,画的是风景,学到的是品德。

  于家村的一砖一瓦,一石一木,都仿佛在沉静中回味着这个村落五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它不仅是一部用石头抒写的村落史诗,更是一部用石头抒写的家族史诗。

  多少年来,于谦是如何被害的却成了一个千古之谜。于谦后裔于德培老人告诉记者,2008年的2月28日,塘头于氏后裔到在杭州的“于谦词墓”进行了祭拜。有人说于谦被害时是被砍头的,可他却不认同。从塘头于氏后人世世相传得知,他认为当时于谦遇害时却是被“腰斩”的,而且有遗存为证。在塘头老街北头德源桥向东有个“半腰巷”,巷名的来历于氏老人口口相传,它是纪念于氏远祖于谦的悲惨历史,于谦惨遭奸臣迫害时,是被“腰斩”于北京,所以就把这条老巷取名为“半腰巷”,此巷至今仍存。

推荐古诗: 野望人日寄杜二拾遗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西山寻辛谔绝句(生当作人杰)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红豆词(南国秋深可奈何)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潇湘引寄龚实之正言(台省诸公岁岁新)

推荐诗句: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热文成语

  • 敖世轻物  敖,通“傲”。鄙弃世俗,看不起别人。也指高傲自大。
  • 傲睨一切  睨:斜视。斜着眼看一切事物。形容目空一切,什么都瞧不起。
  • 八字打开  象“八”字那样,撇、捺向两边分开。原意是放着正路不走,却走歪门邪道。也形容门路很宽。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葵去织  比喻做官的不与人民争利。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 并行不悖  悖:违背,冲突。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 博物洽闻  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告人  不能告诉别人。指见不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