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画障:画屏。唐朝王勃《郊园即事》诗:“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唐朝张鷟《游仙窟》:“屏风十二扇,画鄣五三张。两头安彩幔,四角垂香囊。”亦指如画的自然景色。前蜀韦庄《送福州王先辈南归》诗:“名标玉籍仙坛上,家寄闽山画障中。”②桃花浦、凤凰楼为泛指景色。③蔡女,原指蔡国(今河南上蔡、汝南一带)的女子。诗中泛指中原地区采菱女子。④荆台:古楚国著名高台。故址在今湖北省监利县北。汉?刘向《说苑·正谏》:“楚昭王欲之荆台游,司马子綦进谏曰:‘荆台之游,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南望猎山,下临方淮,其地使人遗老而忘死,人君游者尽以亡国,愿大王勿往游焉。’”汉朝边让《章华赋》:“灵王既游云梦之泽,息于荆台之上……顾谓左史倚相曰:‘盛哉斯乐,可以遗老而忘死也!’”⑤凌波:喻美人步履轻盈,如乘碧波而行。《文选·曹植》:“凌波微步,罗韈生尘。”唐朝羊士谔《酬萧使君出妓夜宴见送》诗:“玉颜红烛忽惊春,微步凌波拂暗尘。”⑥洛浦:洛水之滨。洛水,古水名。即今河南省洛河。汉?张衡《思玄赋》:“载太华之玉女兮,召洛浦之宓妃。”宋朝周邦彦《燕归梁·咏晓》词:“曾经洛浦见惊鸿,关山隔,梦魂通。”明朝杨珽龙膏记·邪萌》:“虚飘飘暮雨朝云,笑宋玉枉赋巫山神女;空渺渺春松秋菊,叹陈王浪传洛浦仙姝。”
推荐古诗:
蜀道难(噫吁嚱)、
不见、
秋浦途中、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西施咏、
明月三五夜、
剔银灯、
御街行、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推荐诗句: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热文成语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案无留牍 桌案上没有积压的公文。形容办理公务干练、及时。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川归海 川:江河。许多江河流入大海。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也比喻许多分散的事物汇集到一个地方。
- 百炼成钢 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 百万雄师 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物此志 比物:比类,比喻;志:心意。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表达自己的心意。
- 捕风捉影 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 不次之迁 次:顺序,等第;迁:官位升迁。比喻超出常规的提升官级。
- 不耻下问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 不可胜数 胜:尽;计:核算。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