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凄的哀怨与静静的相思是晏殊这首词所歌咏的主题。它不仅饱含着词人对离愁别怨的感叹,更婉转地表明了深切的人生哲理。
“绿杨芳草长亭路”,上片起句写春景、别亭和去路,用以衬托人的感情。因为就是在这芳草连天、绿杨茂密的长亭外、古道边,那年少的游子与自己的心上人告别了。无边的“绿杨芳草”所描绘出的一派春光春景,给离别愁怨的抒发创造了广阔的空间。次句“年少抛人容易去”,是写一位少年在未解离情之苦时,离别总是那样匆忙和轻而易举。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他深感惋惜。“容易”二字里既有着少年对昔日的追悔,也有着他至今依旧的寻觅。“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二句,极写相思之苦,哀怨之切。残梦依稀,钟鼓伤情;细雨迷蒙,离情更苦,这正是那被抛弃的真情的悲哀。这两句不仅有着音节对仗工整之妙,更表现了幽咽婉转的意境之美。缠绵含蓄的轻歌低叹,真切浑成的着意抒发,把暮春三月的细雨,五更的残梦,楼头离人花下的寂寞,连同所有的相思都勾连成一片,缥渺轻飏,茫茫无际。
下片起首二句,“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强烈的对比,把那梦魂牵绕的深情写了出来。前一句直言多情苦,并且认定这种痛苦又远非“无情”所能代的;即使自身想得到解脱,作者的无情也只能是“多情却似总无情”的“无情”,因此依旧无法排遣那无尽的相思之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极言多情。一寸情思尚可化为千万缕的情丝,那么无尽的多情,会化为无数情丝。这二句欲扬先抑,故意写出“无情”的“不似”,用以突出多情之苦。“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这两句词是说无尽的情思天长地久,万古长存。正像李后主所说的“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一切万物都会有穷尽之时,而唯有那人间的真情才永无休止,永无尽头。因而这无尽的相思,才值得永远地歌吟。
推荐古诗: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别韦参军、
咏史、
耶溪泛舟、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西江月(无故寻愁觅恨)、
望江南(随身伴)、
己亥杂诗(一百八下西溪钟)、
减字木兰花(春牛春杖)、
行香子(一叶舟轻)
推荐诗句: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首穷经 直至年纪老了还在钻研经籍,犹言活到老,学到老。
- 白云孤飞 比喻客居他乡,思念父母。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连祸结 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 病民蛊国 病:损坏,祸害;蛊:相传为人工培养的毒虫,引伸为毒害。害人民、害国家。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安其室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 不痴不聋 人不傻,耳朵也不聋。常与“不成姑公”连用,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 不废江河 赞扬作家或其著作流传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