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解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宋微子世家解析

宋微子世家解析

查看宋微子世家全诗

  商朝末年,商纣王荒淫无道,庶兄微子启、箕子和王子比干谏而不听,微子逃走、箕子佯狂为奴。王子比干以强谏故,被剖腹而死。孔子称他们为“殷之三仁”。 周武王灭商后,访微子与箕子,并找到了他们。本篇所记即周武王问箕子洪范九等、微子建宋及宋国的兴衰史。  箕子在回答武王询问时说道:天子如果英明、谦恭、通达、能深谋远虑、政务清明,那么,雨、晴、暖、寒、风五种自然现象便会都具备,并按一定规律发生,庄稼就会茂盛,人民就会富裕,国家就会安定。否则,天子如果急躁、糊涂、狂妄、贪图享乐,那么,雨、晴、 暖、寒、风五种自然现象就要违反常规发生,或一种现象过多,或一种现象极缺,年成就歉收,人民就贫困,国家就动乱。在君主有无上权力的封建专制时代,这种天人感应、天责思想无疑对君主是个约束,有积极意义。它可以限制君主恶行的无限膨胀,引导君主积善成德、施行仁政、广布恩惠,监督君主检查过失、改正错误。这种天责思想在以后的政治生活中常常起作用。例如,宋湣公九年,宋国洪水成灾,湣公就曾自责说,这是因为他不能侍奉鬼神,造成政治不修明的缘故。汉成帝时,水灾,火灾、日蚀、地震、陨星坠落等等连续发生,成帝便认为“天著变异,以显朕郵,朕甚惧焉”,并多次发布诏令,让群臣、公卿“陈朕过失、无有所讳”。汉哀帝时,发生水灾、地动后,哀帝也自责道:“ 朕之不德,民反蒙辜,朕甚惧焉。”并“赐死者棺钱,人三千”,“民无出今年租赋”等等。当然,这种天责思想的效用也极有限,在那些无法无天、昏庸无道的君主在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殷纣就上不畏天、下不畏民、不采纳长者老者的意见,一味沉溺于酒宴之中,只知迷恋女色。步纣王后尘、被诸侯称为“桀宋”的宋君偃竟用牛皮袋盛着血悬挂起来射击,称为“射天”。他们共同的一点是无所畏惧、为所欲为、残害直言相谏的忠良,都得到应有的惩罚。  读过该篇,掩卷之后仍使人不能忘怀的悲愤来自于比干的惨死。比干认为君主有过,臣应用死直言规劝,才能免使百姓受害。但纣王丧尽天良地杀死比干,挖出心验证圣人是否“心有七窍”。比干死得何其惨痛、悲壮!他的死绝非毫无意义、毫无价值。他的死更加暴露了纣王的残忍,使人们认清纣王的真正面目。在浩浩荡荡的历史进程中,这样无畏的忠良屡见不鲜。他们用生命、用鲜血在漫长黑暗的专制主义道路上树起一座座鲜亮闪烁的路标,指示人们推翻暴君统治、迈上新的里程。  宋襄公为了保全仁义,在战斗中坐失一个又一个良机,终于落得大败而归、身受重伤而死的结局。这种蠢猪式的仁义成为后人的笑柄,确是空前绝后的。

推荐古诗: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南歌子(山与歌眉敛)晨起偶题(城远不闻长短更)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赠婢(公子王孙逐后尘)写情(水纹珍簟思悠悠)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古台摇落后)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推荐诗句: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肩并起  比:并。肩并肩地一齐起来。比喻同时相随而起。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秉要执本  秉:执,拿着;要:重要的;本:根本。指抓住要害和根本、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补天柱地  修补天,支撑地。比喻伟大的功勋。
  • 不揣冒昧  用于没有慎重考虑就轻率行事的客气话。
  • 不可究诘  究:追查;诘:追问。无法追问到底。
  • 不可胜言  说不尽。形容非常多或到达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