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赠秀才入军·其十四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赏析

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作者:嵇康 朝代:汉朝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流磻平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翁,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赠秀才入军·其十四品评

本篇原列第十四首,诗人想象嵇喜行军之暇领略山水乐趣的情景。他将在长满兰草的野地上休息,在鲜花盛开的山坡上喂马,在草地上弋鸟,在长河里钓鱼。一边若有所思地目送南归的鸿雁,一边信手抚弹...查看全部

赠秀才入军·其十四译文及注释

  我们的部队于兰圃休息,在青草丰茂的山坡喂马,在水边的原野用石弹(磻)打鸟,在长河里钓鱼。一边目送着南归的鸿雁,一边信手挥弹五弦琴。一举一动都悠然自得。对大自然的奥妙之道能够...查看全部

赠秀才入军·其十四解析

本篇文章论述了“待人心”和“尽人力”问题,这就抓住了治军用兵的根本。文章用“行兵之要,务揽英雄之心”,非常鲜明突出地说明“得人心”的重要。得人心,这可以说是尽人皆知的道理,但并非人...查看全部

赠秀才入军·其十四译文

《书经》说:“戏辱君子,就无法得到他的真心,蔑视小人,也无法使他们竭尽全力为自己服务”。所以,将帅领兵的要诀是:广泛笼络部下的人心,严格有关赏罚的规章和纪律,要具备文、武两方面的能...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百炼镜浪淘沙(随波逐浪到天涯)晚泊浔阳望庐山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剔银灯念奴娇(水天空阔)和段季承左臧惠四绝句(个个诗家各筑坛)采莲曲(两船相望隔菱茭)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推荐诗句: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推荐游戏: 【大雅久不作】的下一句是什么【俯视洛阳川】的下一句是什么【 其五 秋浦多白猿】的下一句是什么【有耳莫洗颍川水】的下一句是什么【萧条两翅蓬蒿下】的下一句是什么【肝肠日忧煎】的上一句是什么【一朝飒已衰】的上一句是什么【胡马一何骄】的上一句是什么【[3] 还应说着远行人】的上一句是什么【直气归其间】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俾昼作夜  指晨昏颠倒。常用在无限制地享乐。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秉烛待旦  旦:早晨。手持点燃的蜡烛待天亮。
  • 病入骨髓  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 播糠眯目  撒播糠秕眯住别人的眼睛。比喻外物虽小,但造成的危害却很大。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得而知  没有办法知道。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