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行香子·七夕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行香子·七夕 赏析

行香子·七夕

作者:李清照 朝代:清朝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行香子·七夕注释

①蛩:蟋蟀。②云阶月地:指天宫。语出杜牧《七夕》诗。③“纵浮槎”三句:张华《博物志》记载,天河与海可通,每年八月有浮槎,来往从不失期。有人矢志要上天宫,带了许多吃食浮槎而往,航行十...查看全部

行香子·七夕译文

神宗皇帝有一道御札,是为颍王时退回李受门状的,状说:“右谏议大夫、天章阁待制兼侍讲李受起居皇子大王。”而在封皮上题道;“合衔回纳。”下款说:“皇子忠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查看全部

行香子·七夕赏析

这首词具体创作年代不详,大约是词人同丈夫婚后又离居的时期。主要借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写人间的离愁别恨,凄恻动人。 “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七月七日夜里,人们遥望天上的织女星...查看全部

行香子·七夕创作背景

这首词《历代诗余》题作“七夕”,有可能是建炎三年(1129)写于池阳的。是年三月赵明诚罢江宁守;五月,至池阳,又被任命为湖州知州,赵明诚独赴建康应召。这对在离乱中相依为命的夫妻,又...查看全部

行香子·七夕赏析二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词作开首,词人抓住秋天自然现象的两个突出特征落笔。蟋蟀在草丛中幽凄地鸣叫着,梢头的梧桐叶子似被这蛩鸣之声所惊而飘摇落下。此时此际,此情此景...查看全部

行香子·七夕鉴赏

这首双调小令,以托事言情的手法,通过对牛郎织女悲剧故事的描述,形象地表达了词人郁积于内的离愁别恨。“草际鸣蛩,惊落梧桐”,词首从人间的七夕着笔,写周围环境的沉寂和抒发主人公孤独痛苦...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曲江二首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浣溪沙酹江月(乾坤能大、算蛟龙)卜算子(风雨送春归)蝶恋花(我失骄杨君失柳)醉落魄(轻云微月)寄别李德远(李侯不恨世卖友)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候)

推荐诗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推荐游戏: 【吴娃与越艳】的下一句是什么【猰 磨牙竞人肉】的下一句是什么【[5] 谢公宿处今尚在】的下一句是什么【独怜京国人南窜】的下一句是什么【日夜秉笔吟】的下一句是什么【诚节冠终古】的上一句是什么【大言直取秦丞相】的上一句是什么【琴心三叠道初成】的上一句是什么【穷通莫问龟】的上一句是什么【转侧看花花不定】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矮人看戏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新领异  指创立新意,提出独特的见解。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兵在其颈  刀架在脖子上。比喻危险已非常逼近。
  • 博学多才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