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西湖杂咏·秋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西湖杂咏·秋 赏析

西湖杂咏·秋

作者:薛昂夫 朝代:唐朝

疏林红叶,芙蓉将谢,天然妆点秋屏列。
断霞遮,夕阳斜,山腰闪出闲亭榭。
分付画船且慢者。歌,休唱彻;诗,乘兴写。

西湖杂咏·秋译文

李益、卢纶,都是唐代大历间的十个才子中杰出的诗人。卢纶是李益妻子的哥哥,曾经在秋天夜晚同住一处,李益赠给卢纶一首诗说:“世故中年别,余生会此同,知将愁与病,独对朗陡翁。”卢纶和诗道...查看全部

西湖杂咏·秋赏析

这首写西湖秋景的小令,一开始渲染深秋景色,稀疏树林,被秋霜染红的枫叶,将要凋谢的木芙蓉。但是,作者要强调的,不是这萧瑟的景象,而是天然装点成的秋天特有的重重叠叠的山峦的可爱。深秋时...查看全部

西湖杂咏·秋译文

深秋来了,落木萧萧,原先茂密的树林看上去变得稀疏了。但是,那山上的红叶,还有那即将谢去的芙蓉,这时却格外惹人喜爱。周围的群山,造化成了秋天的屏障,一重一重,千姿百态的呈现在我们面前...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望天门山浪淘沙(青草湖中万里程)白帝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南歌子(天上星河转)忆秦娥(临高阁)除夜宿太原寒甚(寄语天涯客)昭君怨(午梦扁舟花底)己亥杂诗(少年哀乐过于人)浪淘沙(大雨落幽燕)

推荐诗句: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推荐游戏: 【登高丘】的下一句是什么【人生达命岂暇愁】的下一句是什么【至丽物难掩】的下一句是什么【朝餐云母散】的下一句是什么【直从萌芽拔】的下一句是什么【零落互相失】的上一句是什么【筋干精坚胡马骄】的上一句是什么【川横三峡流】的上一句是什么【中间小谢又清发】的上一句是什么【自问是何人】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斗之才  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年之后  死的讳称。
  •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败鼓之皮  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
  • 搬石砸脚  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闭关却扫  却:停止;却扫:不再清扫车迹,意指谢客。关上大门,扫除车迹。指闭门谢客,不和外界往来。
  • 毕恭毕敬  形容态度十分恭敬。